第 二 章(第3/9页)

白纫珠道:“我晓得,我不是来找他的!”

“那您一定是找杜总镖头的,听说您进了杜爷的天马镖局当镖头,那可真叫人羡慕,一趟镖走了下来,赚了一百多万真是发大财了!”

白纫珠真佩服他们的消息灵通却不明白他满怀希望的眼睛里希求的是什么?

还是纪小如比她老练,知道每次出入内城,杜云青必然多少会打发他们一点外资,于是悄悄地问道:“珠姐!身上带钱了没有?”

这一问才使白纫珠明白了,摸身边,苦笑道:“没有,我从来也不带那玩意儿的!”

纪小如身边也很少带银子,因为她用不着,最多只有几个小钱儿,用来打发求乞的丐儿,自然在这时候是不够的,因此她也附在白纫珠的耳边道:“珠姐!你身边有什么值钱的珠子宝玉之类的东西,拿出来开发他一下,天边没亮,城门还没开,我们要想进城,就得敷衍一下。”

白纫珠道:“平白无辜我带那个干嘛?哦!在我的贴身兜儿里有一颗猫眼玉,是我娘传给我的,听说很珍贵!”

“舍了吧,换个方便,真是舍不得的话,见了蓉姐姐,叫她再用银子给你买回来,这会儿咱们急着进去,发生了那件事,蓉姐还不知道,或许杜大哥那儿还得要她去打个招呼,否则杜大哥也不会要我们这么急着去找她了。”

白纫珠听了道:“也好!舍就舍了吧,你没听大哥的语气,往后咱们要远离富贵人群,到一个僻静的地方隐居去,这些玩意儿带在身边也没用!”

于是她从贴身的兜儿里掏出了那颗猫儿眼,虽然不大,却是极为珍贵的祖母绿,在微弱的风灯之下,仍然闪着可爱而迷人的绿光,但是这位虽然生长在武林世家,却不知黄金何价的女杰却毫不吝啬地往门官手中一放道:“对不起,我们是匆促出门,身边就带着这个您拿着给孩子们玩儿吧,我们有急事要进城找人去。”

那门官的希望原只是几两银子而已,万没想到却是这么一块宝玉,他的眼睛很厉害,自然不会不识货,因为他经常要从人的身上穿的戴的去判断对方的身份,内城在禁城与市区之间,里面住的都是王公巨宅,除了认识的大宅院的下人外,也会有一些生人出入的。循例都要经过一番盘话,或者让人等着由门上派人去通知要找的人,取决之权,都在他手中。

有些外地来的官员或是代为行人情的亲丁,为了要干求某一位大员,又怕泄露行状,都是穿了便衣以求方便,自然也不愿意接受盘话,就必须在这儿行足了人情而获得通过,甚至于门户不熟的,还得在这儿私下请教一番。这也是给门上一个发财的机会。

所以内城的守门官是个肥缺,就是内城一个守值的军丁,也能养着两三个家。

门官一接那方猫眼玉,就知道观价以黄金计,也在百两上下,一时倒慌了手脚,不知道是否该收下来,因为这是他不敢想像的事了。

白纫珠却不知道这颗玉的价值,还以为对方嫌太少,歉然地道:“明天我们再经过这儿时,会好好谢谢你的,今儿是为了有急事,出来得太匆忙——”

门官连忙道:“白姑娘说那儿话呢,小的这就叫人开门,二位是上那一家府第去,我叫人给二位带路!”

白纫珠道:“那好极了,我们是上寿王爷府哪去——”

门官哦了一声道:“好找!好找,不过这儿去稍稍远了点儿,我还是叫个人送二位姑娘去好了!”

他叫一名守值的兵了,把侧门打开了,正要吩咐另外的人来带路,旁边忽然闪过一个穿着锦缎长袍,很为阔气的青年汉子道:“乌阿尚,你歇着马,近来外城常闹事儿,我们也很注意,连夜轮班巡逻,刚好该我换班的时候,我顺路带这两位姑娘去吧!”

门官一瞧是侍卫营的人,忙躬身道:“那敢情好,麻烦您了!”

那青年向白纫珠与纪小如弯腰点头道:“二位请!”

白纫珠还谦谢了一声,跟着那青年走了。

可是乌阿尚却觉得不太对劲儿,因为寿王邸在东安附近,那青年却把她们往西边儿带,就算是要绕个圈子,也不可能背向而行,本来边城在礼王府任教师头儿,礼王府就在阜城门大街的西四牌楼,白纫珠既是他的表妹,往那儿去是没错!因为寿亲王府向来不会外客,除非事先关照,否则一定要由别的府第的人带着过去的,可是他知道边城刚辞了礼王府的差事,转调到寿王府去了,而且这两位姑娘也说过要上寿王府去的,这侍卫把她们往西边带是什么意思呢?

乌阿尚干这个门官有十几二十年了,心眼儿自然灵活,本来侍卫营的人出头,这种事儿他可以不管,可是白纫珠刚才给他的一份赏赐太厚了,感激之余,自然而然地生出了报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