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来日奉上妃暄头(第2/3页)

杨宣凝问着:“解晖有甚么反应?”

宋缺露出一丝冷笑:“事先,我曾经写信于他,但是解晖接信后,却立刻调兵,表示不惜一战的决心。既然他不顾二家情谊,自然我也毫不客气,现在蜀中四大族,已经向我方表示臣服,这时李阀,又在紧要关头,派不得兵来支持,因此解晖虽占成都,兵不过二万,还有什么表现?不过,成都城高墙厚,这二万兵,是他的底子,连我也无法渗透,不易攻破,一旦等李阀缓过气来,又春来解雪,绝对会派兵入蜀。”

“解晖为何如此强硬?”杨宣凝皱眉,不解。

解晖之所以崛起,全靠宋缺,如今杨唐声势与日俱增,一时无两,眼见洛阳已下,占天下六成已上,为何解晖仍要投向相比之下,最多只有天下二成的李渊。

而且,锦衣卫情报也查实了蜀中虚实,成都属于他的军队,最多不过二万,比起杨唐军,只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这简直是自取死路。

“师妃暄来过了。”宋缺露出缅怀的神色,喃喃自语的说着。

“师妃暄?她又出来了?不知道这时,她还有多少本钱?经过二次战役,胡教僧兵已经大半凋零,了空已死,四大圣僧也折其一,不知道她还准备牺牲多少?”杨宣凝听了,冷笑的说着,顿了一顿,又说着:“她还不够分量,不过,在这个时候,梵清惠都会出来了吧?慈航静斋,向来一人隐身,一人现世,当年秀心之后,就是她出山了。”

梵清惠这个名字一出口,宋缺默然,然后才说着:“的确如此,当年我和她曾经见过,大家相逢于道左,似无意实有缘。解晖旁听,就在此一见之下,就情种深重,想不到今日作出这等选择来。”

说完,又微笑的说着:“圣上飞轮战舰,可不受风雪影响,攻打水路两旁具有关键性的战略重镇,至乎直入巴蜀,夺取汉中,如此,圣上大业必成了。”

现在,杨唐已占天下六成,李阀自然明白巴蜀是不容有失,若汉中陷落,杨宣凝可直接入关攻打长安,关中就再无任何生机。

“这个,镇南王统筹安排就是,闻听说,宋法亮兵法谋略以及武功,都一时之选,寡人甚是欢喜,和李靖一起,必可得蜀中。”

宋缺也心中一凛,锦衣卫和厂卫,的确无孔不入,这等消息随手拿来,但是还是淡然自若的说着:“圣上可知,宁道奇向我挑战,这本是我梦寐以求的事,但际此统一在望的时刻,却令我进退不得。梵清惠啊梵清惠!你真懂得挑时间。”

杨宣凝失声说着:“宁道奇?”

宋缺沉声说着:“正是,师妃暄特来传话,代宁道奇约战与我。”

杨宣凝顿时明白过来,心中涌起不能遏止的怒火,要知道,蜀中攻略,大半就在宋缺身上,如宋缺一去,只怕春来之间根本不可能取下成都,在解晖已经摆明了投靠李阀的情况下,只怕李阀一支偏师,就可得大半蜀中。

宋缺微笑的说着:“圣上勿为此愤怒,战争就是这么一回事,各出奇谋,不择手段的打击对手,为最后的胜利不可错过任何致胜的可能。我要立即动程迎战宁道奇,看看他的散手八扑如何名不虚传。我如胜出,当然继续主持攻蜀之计。若我有不测,圣上也无需担心,现在蜀中据点已有,慢慢攻略,自可得胜,无非是多耗费数年就是。”

杨宣凝默然不言,现在天下形势已经如此明显的情况下,慈航静斋还坚持支持李阀,这虽然没有超过他的预料,但是也使他生出杀机。

慈航静斋扎根于胡教,胡教这时已经满布于天下,信徒不计其数,作为一个天子,他不能感情用事,而贸然开战,但是,看来慈航静斋和胡教,并不识趣。

杨宣凝沉思半刻,蓦地抬起头来,他这时,才二十岁,面如冠玉,但是此时却浮上一层青气,问着:“这事,并非是师妃暄或者梵清惠单独的决定,必须得到宁道奇点头同意,这种决斗,生死存亡,宁道奇凭什么这样为胡教拼命?”

宋缺再喝一杯茶,微笑的说着:“圣上生出杀机了?宁道奇虽是道家出身,实得道佛两家之长,故其散手八扑讲求道意禅境,但是无论怎么样,宁道奇肉身对他至为重要,是他成仙成圣的唯一凭藉,而一旦动手交锋,必以一方死亡始能终结此战,宁道奇肯如此,也远超我的预料,要知,以前四十年,宁道奇不肯与我对战,就是为了这个,不过,宁道奇擅长相术,当年曾经用相法看出李渊和李世民都是帝王之相,所以慈航静斋才敢落实她支持的人选。”

杨宣凝青气收敛,淡淡的说着:“天下之争,龙蛇并起,我明白宁道奇的意思了。”

宁道奇既已扶助李阀,立刻和它气数相连,如果李阀败亡,他再无可能成仙成圣,只怕立刻万劫不复,也许如此,才能够解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