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第4/12页)

我说:知道了,你养伤吧。

那人说:我还要去——

喜乐说:你养伤吧,去了也是和现在一样的下场。

我和喜乐策马直奔雪山下。

难怪雪邦只剩下老百姓,原来混乱人士都已经去雪山下比试。

这一路上也没有人,看来我和喜乐的确去得够晚。可只跑了一个时辰,我就几乎绝望了,因为那雪山始终是一样大小,似乎没有靠近的意思,所谓追山跑死马的事情,估计就要发生。可是我似乎听见不远处人声鼎沸,不由好奇地往前再走,过了一个小坡,我和喜乐都叫出声来。只见足足上万人围着一个擂台,而擂台旁边就是一个叫“雪山下”的驿站。

喜乐问我:我们这就到了?

我说:到了。快进去看看,好像不是很迟。

到了栅栏围起的门口,我和喜乐和小扁被拦住,看门的说:马不能带进去。

我哦了一声然后顺手往栅栏上一拴,要进去。

看门的急了,说:不能拴这儿,拴后面。

于是我和喜乐牵着马来到后头,吓了一跳,足足几千匹马,除了我们的小扁能够轻易分辨出来以外,其他的几乎只能以颜色来分辨。但都是好马。

我们又到了门口,看门的说:有没有票?

我说:没有。这要票吗?

看门的说:这是正规组织的,不是像上次那样小打小闹,要票,没票到一边听着。

喜乐说:哪有听的啊,我们就是上去打擂的。

看门的问:哦,打擂的,有票吗?

喜乐说:打擂都要票啊?

看门的说:没办法,要当盟主的太多,要控制人数,要打擂的事先要通过打初擂,有了资格,拿到票的就进去。

我说:那我现场买票行吧?

看门的说:不行。

我说:那我先进去,先赊着行吗?

看门的说:那更加不可以,你看里头这么多人,只怕你强行一冲进去,我们就分不出谁是谁了。

我说:对,好办法。

说完就牵着喜乐冲了进去,马上钻入人群,好不容易挤到前头。擂台上是一不认识的大力士,打听下来是东洋来的,一句能听懂的话都不会说,不知道怎么打听到这里有比武,据说先打听到的是长安那场,自己就坐船过来了,因为听说比武胜利的能得到天下的银子和数百女人。旁边人都不禁嘀咕,这兄弟是不是把盟主和皇帝打听混了。

但是无论如何,他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动力。据说已经在台上打败了不少人,而且第一个就是飞鹰派的二当家,人称铁石穿无敌腿的独眼吴。

我大为惊讶,问:怎么连独眼吴都给打下去了?

独眼吴是我常听到的一个江湖人士,小时候瞎了一只眼睛,练武功只练腿,练成江湖最快最坚硬的腿。因为我快走那几天,师父告诉我若干人名字,说,这些人是有真本事的,不要硬拼,其中就有独眼吴。此人仇恨武当和少林,和他爹组织了飞莺派,就十几口家里人,名震雪邦,不想后来传来一个更大的叫飞鹰派,听说有一个叫一模一样名字的派系,马上想上前消灭,结果和独眼吴一攀谈,十分投机,独眼吴的飞莺派就并入飞鹰派,独眼吴就是二当家。

这件事情说明,江湖人士都是很没文化的,帮派名字雷同的不在少数。少林和武当之所以大,是因为他们一听就知道是有点文化的人创始的。至少帮派的名字里没有出现各类动物,什么鹰啊、虎啊、牛啊、龙啊、鹤啊、豹啊,一听就知道成不了大气候。少林在练武诵经的同时,也教授与学塾里差不多的初等知识,学得再差也已经基本扫盲。无论如何,这还是很有用处,因为最早来的几位大侠,据说从这里走过都没有停留。倘若他们能认识这家驿站上面高挂的“雪山下”三个字,恐怕现在也不会在空无一人的雪山百思不得其解。

我不由得好奇起这位东洋大力士的武艺,问:他那么大,难道可以躲过我国最最精华的各种暗器吗?

旁人答:别提了,这次不准用暗器,一怕伤到别人,二怕比武不精彩,以后比武就没人看了。毕竟,这收入也是活动费用啊。而且,武功还是大宗,暗器只是一个分支。说这次比武要避免像上次一样,要以大宗为纲啊。

我说:难怪,那独眼吴难道没用他那无敌的脚?

旁人纷纷感叹:别提了,独眼吴为了这次大会,天天早起练到晚,走火入魔,前天突然不独眼了。

我和喜乐感叹:终于两只眼睛全能看见东西了。

那人一拍大腿,惋惜地说:哪呀,是全瞎了。

我大吃一惊,问:那怎么上去打啊?

那人说:是啊,这不第一个就是东洋大力士上去的,别人都不上去,觉得他个子太大了,就算赢了,也消耗体力内力,所以没有人上,等着别人,这独眼吴看不到,就上台了,还没摸着人呢,就给人摔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