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山河拱手,社稷让人(第3/4页)

就在他百无聊赖,正想着会府邸的时候,以为士卒打扮的男子走了过来,“是苏长安,苏将军吗?”

男子的态度极为恭敬的问道。

“正是。”苏长安一愣,但嘴里还是回应道。

“红玉神将有请。”得到苏长安肯定的答复,那士卒又说道。

“嗯?”苏长安有些疑惑,暗道莫不是红玉还要借着方才的事情与他治罪,但转眼又一想,觉得红玉又并非如此小肚鸡肠之人,因此,他微微犹豫之后,便向着士卒问清楚了红玉所在之地,迈步走了过去。

红玉所在的地方,便是昨日他与摩青翎等人议事的营帐。

待到他掀开帘布,步入其中,那位生得极为漂亮的女将军已经在营帐中等候他多时。

“坐。”看到走进来的苏长安,红玉指了指了座前的座椅,说道。

苏长安落座,却不言语,只是安静的看着眼前这个女子。

苏长安这样有些孩子心性的举动,落在红玉的眼中,这位素来以果断、铁血著称的女将军忽的展颜一笑。

那自然是极美的一道风景,但苏长安却没有半分欣赏的心情。

“唤我来,究竟所谓何事?”他皱着眉头问道,也尽可能的让自己脸上的神情看起来足够严肃。

但红玉脸上的笑意却因此更甚。

苏长安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心底方才散去的怒意又涌了上来,站起身子便要离开。

好在红玉眼疾手快,伸手将他甚至摁了下去。

“好了。不笑了,说正事。”女子说道,脸色一正收敛起了自己的笑意。

苏长安见她这般作态,倒也收起了离开的心思,耐着性子,坐了下来,等待着红玉的下文。

“你今天见过他了?”红玉这般问道,不知为何,眸子里的光芒在提及她口中的那个他时,变得暗淡了几分。

苏长安一愣,这才反应过来,红玉口中的他定然指的是北通玄无疑。

他点了点头,算是回答了红玉的问题。

“他与你说了什么?”红玉追问道。

苏长安闻言,脸上的神情一滞,不知但如何回答女子的问题,难道要告诉她西凉是如何也守不住的?留下来的都只有死路一条?又或是告诉她,北通玄死意已决?

红玉看着眼前这个男孩脸上的沉默,便已经将其中的事情猜得八九不离十了。

“他也是天岚院的弟子?”红玉又幽幽的问道。

苏长安昨日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又曾但这红玉的面唤过北通玄师叔,以她的聪明,这样的事情自然是瞒不住的。

因此,苏长安又点了点头。

“他是不是也对你说西凉守不住了,让你离开西凉?”

“嗯?”苏长安有些诧异,暗暗奇怪红玉怎么知晓此事。

虽然苏长安这一次没有正面回答苏长安的问题,但从他的神情中,红玉亦知晓了答案。

她脸上的神情变得愈发幽怨。

“你知道为何他会下令任由蛮军叫阵,而不准士卒们出城应战?”

“害怕蛮军有诈?”苏长安猜测道。

红玉闻言摇头,“他比谁都清楚,蛮族在等着他们的星殒到来,在那之前,决计不会真的攻城。仍由蛮将叫阵,而不与之交战,一时无碍,久了却只会坏了自己的士气。”

苏长安闻言皱着眉头点了点头,这样的道理他也明白,按理说行军打仗多年的北通玄没有理由不懂。而这也让他的这道军令显得尤为奇怪。

“他手下这八万人马都是征战多年的悍卒,算上他之前麾下的三万,从长安带来的十万,以及各方整合的军队,曾经有二十万之众,这短短一年的光景,与蛮军屡屡交战,虽是胜多败少,但每一次都损失惨重,到了现在,只余八万。”

“他在很早之前便已经与我们吐露过永宁关难以守住的事情,并且也曾单独与我说过,让我带着这八万百战之师退守西凉。自己……自己却要留下来。”

“他平日里待士卒极好,那些士卒也不愿离他而去,纷纷表示愿意与他战死西凉。”说到这儿红玉的脸上浮出一抹笑意,似乎北通玄此时是一件极为让她感到自豪的事情。不过很快这样的笑意散去,她的脸上浮出一抹疑惑的神色。

“只是不知为何,他却像是认定了西凉必失一般,想尽办法让我们离开,虽然后来因为我们的反对而再也未有提及此事。但却开始坚守不出,又下了方才那道军令。让八万士卒在这些日子来越来越失望,士气也是一跌再跌,时不时的开始又逃军出现。他嘴上虽然说着要严惩不贷,但实际上却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反而大有鼓励这些士卒离去的意思。”

“你与他既是叔侄,不若帮我们劝一劝他,永宁关依仗着百丈天险,只要我们能取得武王浮三千的支持,既是蛮族星殒来袭,也未尝没有一战之力。这大好江山,百万苍生,岂能如此拱手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