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第一章(第3/5页)

三天,是他能支配的时间中的一个极限,楚汉争霸已进入了最后关键的阶段。他不仅要面对垓下的项羽,还要协调各路诸侯的关系,事务繁忙,可谓是日理万机,要想抽出三天的时间离开垓下,殊为不易,若非是军需粮草方面出现了问题,纪空手绝对不会作出这样的决定。

让纪空手难以放心的,还有韩信及其三十万江淮军。韩信多变的性格总是让人无法琢磨,作为与西楚军正面作战的主力部队,江淮军的营寨仅距垓下不过一里之遥,一旦生变,完全可以在瞬息之间改变整个战局。

所以,为了以防万一,纪空手秘密召见了彭越和英布。这两人所统人马正好在江淮军的一左一右,担负着与江淮军一起协同作战的任务,一旦江淮军军情有变,纪空手要求这两路人马立即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起到制约江淮军行动的作用。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又有张良主持大局,纪空手这才略略放心了一些,领着陈平等人悄然离开了大营,一路上不敢有任何的耽搁,大步流星地赶着夜路,终于在天明时分赶到了黄沙渡口。

黄沙渡口名为渡口,其实是黄河南岸边上的一座交通重镇,水陆交通十分发达,市面上似乎也没有受到战争太多的影响,依然显得有几分繁华。当纪空手进入渡口时,正是早市最热闹的时候。

“真不敢相信,这里只距垓下三百里路程。”纪空手穿行于人流之中,由感而发道:“垓下大战已是一触即发,而这里却还是一片歌舞升平。”

“其实,这未尝不是百姓的一种无奈。”陈平唏嘘道:“面对战争,老百姓既然无力左右它,也就只能选择听天由命,毕竟日子还得一天一天地过下去。”

“所以,这天下最苦的就是百姓。”纪空手似乎想到了自己在江淮时的日子,眼中不由得有几分迷蒙:“他们没有任何权力选择自己的君主,而任何一个君王却可以轻易改变他们的命运。”

几人来到了渡口最繁华的一个闹市,登上了一座气派非凡的酒楼,这是“贝者”与陈平约定的地点。当他们进入酒楼之时,离上客的时间尚早,除了酒楼的老板伙计正在忙碌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客人。

“我们会不会来错了地方?”纪空手的眼中不禁流露出一丝诧异之色。在他看来,“贝者”的注码在十万金以上,其待客的地点自然是个不错之处,可是,此时距“贝者”的赌赛之期只有一天了,怎么看不到“贝者”的人前来接应?

在他的想象中,“贝者”既然是如此神秘的一个组织,它所约定见面的地点一定也非常隐密,至少不应该在这种闹市。可是纪空手细细一想:龙隐隐于市,“贝者”的选择未必就没有一点道理。所谓隐密,只要是别人难以想到的地方就自然显得隐密,倒也不强求它是在山野,还是闹市。

“其实我对‘贝者’的了解,也仅仅限于它的一些传说。所以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坐在这里静静等待。”陈平苦笑一下道,目光从酒楼移向窗外。

窗外不时传来小贩的吆喝声,夹杂着一些讨价还价的买卖声,构成了小城特有的基调,伙计端上几杯香茗,闻着那缕缕冒出的茶香,几人只觉精神一振,顿时忘记了赶路时的单调和几分倦意。

不知为什么,每当纪空手见到这种小城风情时,心中总是倍感亲切。他甚至在想,假如能够携妻儿住于其中,那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至于争霸天下这些在别人眼中看来是头等大事的东西,他反而看得不是太重,因为走到今天的这一步,并非是出自他的本意,而是五音先生的死让他担负起了其未遂的责任。

在这个世界,无论是君王,还是百姓,在他们的一生之中,都很难做到事事顺心,所以才有了“不如意事常八九”的感慨。每一个人降临于这个世界后,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与程序让他走完一生,更多的是一种无法预见的未知,也正是这份对未知的憧憬,才让每一个人的人生变得充满希望,充满精彩。

纪空手的人生已是非常精彩,同样的,他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也无法预料,正是基于这种心理,所以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酒楼的门框——他很想知道最先自门外走进的人会是谁,会不会就是“贝者”派来接应的使者?

门上有帘,静静地垂悬。透过帘缝,隐约可见街上穿梭的人影,就在纪空手几人有几分失望时,却听得门外有人叫道:“老爷,就是这里了。”

“希聿聿……”一阵马嘶过后,是车轮与石板磨擦的“嘶嘶……”声,纪空手听出有一辆马车正停于酒楼门口,却没有听到这车上的半点动静。

纪空手心中顿生诧异,因为,他已从门外若隐若现的气机中感觉到了车中不但有人,而且还是一个高手,此人似乎并不急于下车,显然是在等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