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第六章 乱世战将(第2/7页)

骑兵有如旋风般,人人手执大棍。两千步兵则与第一队人马一样,执轻盾短刀,在骑兵之后掩杀而至,到敌营入口与刘秀汇合。

“宛城已破——宛城已破——”数万义军放声高呼,声音此起彼伏,但却迅速传遍了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官兵们听了大惊,他们此来便是解宛城之危,若宛城已破,那还有什么意义?顿时斗志大丧,军心动荡。

刘秀一马当先,望着那扎于高坡处的敌营中军营帐,领着三千敢死战士以一往无回之势直向王邑所驻的中军攻去。

战尘弥漫,死亡的气息比血腥更浓,每一个随在刘秀之后的战士绝没有回头之路,他们也绝不回头,即使是死也必向前冲!他们绝不会停下脚步,除非已经用尽了最后一点力气,流干了最后一滴血。

生命并不是留给自己,对于这些人来说,生命本身就是献给战争,只有用热血浇注过的土地,才能开出最艳的花,而他们便是为了让这片土地开出最美的花而战斗。

他们已经看到了那绽放得最美的花,鲜艳得像血,映红了他们的眼睛,模糊了他们的心,却指明了他们的方向。于是,他们脑海中只有一个概念:前进、出刀、收刀,前进再出刀,再收刀……痛感和心一样麻木,他们似乎已经在那从胸腔中冲出的吼声中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当他们的手臂被人斩落的时候,仍是机械性地耸动断肩,然后才知道弃盾再以握盾的手拔刀,前进,挥刀,再收刀,直至他们生命远去,或是四肢皆断之时,他们脑海中仍存着前进的念头。

刘秀的黑衣已经血红,坐下的战马也染红了鲜血,他也似乎与其部下一般,全身都麻木了,除了杀还是杀,但却有一个绝对的方向,那便是王邑!

王邑的身边围有十万官兵,但是刘秀与他的战士如一只钻入苹果中的虫子,已一层层地靠近果核,没有人能够阻住其脚步,十万大军也阻不住这区区三千人马,这让王邑吃惊。

王邑依然立于坡头,看着拥护的十万中军,听着“宛城已破”的口号,眉头皱得极紧。他似乎小视了这个刘秀,小视了这支义军。

“元帅,我们阻止不住他们的冲击!”一名偏将浑身浴血地奔上土坡道。

“混账!十万大军竟阻止不了区区几千人?你若阻他不住,拿头来见我!传我命令,全力阻止刘秀杀上来!”王寻大为震怒。

“是!”那偏将二话未说,抬头又一次向刘秀方向冲杀过去。

“那是谁?”王邑突然发现自西南方向有一人一骑直杀向土坡,此人白盔白甲,坐下一骑白马,在军中如出水蛟龙,一杆亮丽银枪左挑右刺,几无人可阻。

“邓禹!”一名亲卫微微吃惊,叫了声。

“邓禹?是那个与刘秀并称'南阳二俊'的邓禹?”王邑也有些吃惊地问道。

“是他,末将曾与之有过数面之缘。”那亲卫肯定地道。

“没想到南阳二俊不仅都文采过人,连武功竟也如此精绝,此等人才在长安时怎就没能发现呢?”王邑有些感叹地道。

“谁愿意去将邓禹拿下?”王邑旋一正色道。

“末将愿去!”大将冯茂出列应了声。

王邑看了冯茂一眼,他对此人极信任,更知其是可独挡一面的大将,只是因当年征伐句町不力而不受重用,这才随军来此,否则只怕早已是一方主将了,当年的声威几可与严尤相比,此刻由其出战邓禹,他自然放心。

“很好,有冯将军出战我便放心了,能擒则擒,不能擒便杀!”王邑道。

“末将明白!”冯茂应了声,他知道王邑是爱邓禹之才。毕竟,王邑乃王家的宗室,虽然皇帝是王莽,但只有当王家仍掌管天下时他们才能够享受到尊荣,而眼下王家的天下正缺少人才,他自然想让邓禹这等人才为己所用。

王寻其实也对邓禹很感兴趣,此人如此年轻,却敢单枪匹马来闯百万大军的连营,这份勇气和胆量便足以让人心折。而邓禹和刘秀的才学昔日在长安便很有名,南阳的士大夫对其更是极为推崇。

△△△△△△△△△

攻城战依然在继续,强弩乱发,矢下如雨,城内的每一寸土地之上都似乎堆积着箭矢,箭更穿透瓦木没入百姓的房屋之中、居室之中,桌、椅、床、窗之上皆钉满了箭矢,战况之惨烈,已到了无以复加之境。

在强大的攻势之下,城中的守军几近崩溃,但是此刻刘秀却杀入了敌军的大营之中,李轶的一千敢死队如旋风般,所到之处皆一片混乱,马虎和成丹的两支援军若一把剪刀,将城东的一股敌军力量剪成三部分。

再远的地方,刘秀的三千死士如狼似虎般接近王邑,王邑的十万中军也开始混乱了,这无不让昆阳城中的子民和战士们精神大振,更是拼死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