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 第三十三章 祸起东宫(第3/4页)

萧平旌愣愣地看着林奚抽身而去,心中越发地迷惑不解。不过他向来是个乐观的人,“最近不要见面”对他来说就真是字面上的意思,所以蒙浅雪追出来询问时,他很肯定地回答道:“林奚说她没有生气,叫我过几天再去找她……”

抛开这些儿女间别别扭扭的波澜不提,萧平旌这段时间在府里真是前所未有的乖巧安静,早起练功,学习长林军务,研究北境局势,再看看地图推算一下父兄的行程,入睡前还要修习晚课。

由于暑气渐盛,梁帝连日来身体有些不适,早朝已经停了三日。萧平旌进宫请过安后,回来分别给父兄写信,既要禀告京城实情,又不想让父王过于不安,用字遣句斟酌了许久,近午夜时方才写完,回到房中蒙眬入睡。

刚刚睡下不到一个时辰,远方宫城突然响起金钟之声,暗夜中听来分外清远绵长。萧平旌翻身而起,抓了件短袍便奔了出去。

这时蒙浅雪带着几名侍女也从东院方向奔来,长发散披于肩,神色有些紧张,“这是内廷示警的金钟,宫里一定出事了!怎么办?”

众人仰首向宫城方向望去,不需太费力也能看到天边隐约腾起白烟,遥遥闪着火光。

萧平旌快速将外衣穿好,安慰道:“大嫂先别急,我马上赶过去,一有消息就送信回来。”

蒙浅雪跺着脚道:“已是深夜,宫门早就下钥封禁,你怎么进去啊?”

萧平旌稍一思忖,返身奔向父王的书院,就着月光在书架上找了找,拉开一个暗匣,从里面拿出一面手掌大小的金牌揣进怀里,再赶到外院马厩随意牵了匹坐骑出来,扬鞭直奔宫城而去。

长林府的位置在宫城的西南侧,众人所看到的白烟和火光其实并不在中轴附近,而是在东宫的长信殿。

火势因何而起,又是如何蔓延的,这个时候当然谁也说不清楚,外殿太监敲钟示警时火苗已经蹿上了屋脊,很快便卷过太子的半个寝殿。幸好荀飞盏当值巡视正在东宫附近,第一时间撞开殿门冲了进去,将太子抱到距离火场较远的南配殿中。

萧元时有些呛咳,看上去似无外伤,但明显受惊不小,一直紧紧抱着荀飞盏的手臂,直到荀皇后披发跣足自正阳宫飞速赶来时才肯放开,扑进母亲的怀中。

荀皇后此刻的惊恐似乎并不比这个孩子更轻,紧紧搂着元时全身都在发抖,即便当值御医再三保证太子没有大碍,她面上的血色依然迟迟难以恢复。

荀飞盏在南配殿外另行安排加了一层戒护,再命副统领唐潼亲自赶向养居殿禀报详情,以免病中的梁帝受惊,随后又匆匆赶回长信殿外,忙得脚不沾地。

好在宫中救火自有定规,各殿铜铁缸中水源充足,失火的范围也并不大,几轮泼浇之下,自窗棂内吐出的火舌渐渐被压了下去,变成股股黑烟。

“荀大哥,荀大哥!宫中金钟示警,到底出了什么事?只是因为走水了吗?”萧平旌这时终于赶到,从侧后方奔过来,焦急地询问。

局面虽然已经控住,但荀飞盏的心神依然紧绷,眼睛盯着浓烟阵阵的殿舍,随口答道:“可能是天干物燥,意外走水。还好发现得不算太晚,已经救下去了。”

“那太子殿下怎么样?有没有惊动陛下?”

“殿下没有受伤,和皇后娘娘一起在南配殿……”话到这里,荀飞盏突然反应了过来,快速转头,惊讶地看着萧平旌,“半夜三更你怎么进来的?”

萧平旌将手中金牌亮给他看,“先帝赐给父王,可以不经传报随时入宫的。不过他老人家一直都没有用过,如果不是今夜有报警金钟,我也不敢拿出来。”

荀飞盏呆呆地看着金牌,一时说不出话来。

萧平旌朝南配殿的方向看了看,“元时肯定受了惊吓,我过去看看他……”

他刚刚转身,就被荀飞盏一把按住拖到了旁边,从语调上可以听出,这位禁军大统领已经连牙根都咬了起来,“还看什么太子!你就不想想这块金牌老王爷为什么从来都不用吗?”

萧平旌不解地眨了眨眼睛。

“先帝恩赐自然是无上之荣耀,但那也只是荣耀而已!这种可以不经传报,不经允准,于夙夜之中直入宫禁的东西不能真的用啊!”

“我又不是随意使用,既然宫里响起报警金钟,长林府岂能没有反应……”

“你、你先别说了,今晚若是你大哥在,他肯定不会如此行事的。”荀飞盏摇头打断了他的话,随即又追问道,“宫门外是谁看过金牌放你进来的?”

萧平旌怔怔地道:“郑春洮郑副统领……”

荀飞盏稍松了一口气,“是他还好,我会跟他打个招呼,你就当今晚没有进来过,没有出现在这里,如果实在担心太子,明日入宫请安就是,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