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喜结英豪磨剑客奇闻贵妃洗儿钱(第3/7页)

原来古代的镜子是用铜做的,用久了便要磨它一次,恢复光泽,所以有一种职业是专门替人磨镜的。南霁云的师父是个江湖侠隐,以磨镜作为职业,一来掩蔽自己的真正身份,二来也好藉此云游四方,结交豪杰。别人不知道他的名字,都称呼他做“磨镜老人”。南霁云跟他走江湖的时候,兼替人磨剑,因此江湖上的朋友也送他一个绰号,叫做“磨剑客”。十二年前,他们两师徒曾应窦家五虎之邀,到过他们山寨作客,曾经见过段珪璋夫妇。铁崑仑有两个最好的朋友,一个是窦家五虎之首的窦令侃,另一个就是“磨镜老人”。铁崑仑曾想托孤给磨镜老人,只因磨镜老人行踪无定,不易寻觅,因此才让儿子拜窦令侃作义父。

南霁云道:“我们也曾听得铁寨主去世的消息,只因铁老死后,他的山寨已给官军挑了,窦家五虎的山寨也屡屡迁移,我们无法问讯。师父他老人家也很是挂念世兄呢。幸好在这里相逢。铁兄弟你要找他老人家也不困难,我明天要到睢阳去,约好了师父在那里会面。你可以随我一道去。”铁摩勒道:“这,这,……”他本来想说的是:“这敢情好!”但话到口边,却变成了“这好是好,但,我、我明天还不能跟你走。”

南霁云是个江湖上的大行家,观言察色,心中想道:“铁崑仑之死,听说是给仇家害死的,刚才铁摩勒提到他父亲的时候,眼泪几欲夺眶而出,足见这是真的。他父亲遗命要他找寻我的师父,想来不仅仅是为了托孤,定然也有托老友报仇之意。但何以现在我要带他去见师父,他却推说不能同行?难道他另有别的事情比父仇更重?”

南霁云想了一想,便径向段珪璋问道:“段大哥,你们到长安来,可是有什么事情么?”段珪璋望了铁摩勒一眼,道:“也没有什么重要之事,不过是想探望一位朋友!”南霁云插口问道:“是哪一位?”段珪璋续道:“不是武林中的朋友,说出来你未必知道。嗯,你住在什么地方?可以在长安多留两天么?也许明天中午,摩勒便可以到来看你。”

南霁云疑心大起,暗自想道:“我与段大哥虽非深交,但一向知道他是个爽快的人,今天他在酒楼上拔剑相助,更足见肝胆相照。却为何他现在的说话吞吞吐吐?难道还把我当作外人不成?更奇怪的是,他只说摩勒会来找我,好像并不打算与摩勒同来,而且他只问我的地址,却不肯把他自己的住址告诉我,这又是什么缘故?他侠名素著,不应该是这样寡情的人!”

他哪里知道,段珪璋在这说话之前的片刻,心中已转了好几次念头,他是准备豁了性命,今晚到安禄山府邸去救史逸如的,他明知有南霁云这样的高手相助,比自己独自去闯龙潭虎穴,有把握得多。可是转念一想,安禄山府中高手如云,要是万一连累南霁云也陪自己丧了性命,于心何忍?何况南霁云现在正助郭子仪守边,累他丧命,岂非折了郭子仪的一条臂膊?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正因为他刚才在酒楼上拔剑相助,要是今晚便请南霁云也助他一臂之力,那就等于施恩望报了。他是个以侠义自持的人,在别人也许认为那是理所当然,在他则认为“施恩望报”乃是有损侠士的风骨,故此他终于不肯吐露实情让南霁云知道。铁摩勒是个机伶的孩子,猜到了段珪璋的意思,虽然他心里想说也不敢说了。

南霁云心里疑云大起,但他是段珪璋的晚辈,以前又只见过一次面,也不便多问。当下,场面便有点尴尬。

段珪璋转过话题,问南霁云道:“现在是张巡在做睢阳太守么?听说他以前曾带过折冲府兵,与羌人打过好几次漂亮的仗,是一位智勇双全的将军。”南霁云道:“我这次准备先到睢阳打一转,然后才回九原郡,为的就是要和这位张太守见面,办一件事情。现在边疆动荡,安禄山掌握重兵,所用的大半都是胡人,日夕筹划的是并吞各处节度使的土地,扩充自己的势力。这样闹下去,将来必至酿成大祸。郭令公知道我与张太守是老朋友,因此托我到睢阳与他联络,万一祸患起时,彼此也好共计进退,缓急相助。恰好我的师父下个月也要到睢阳来,我们就约定在张太守那儿会面了。”

三人边走边说,这时已绕过了紫禁城,来到骊山脚下。骊山上建有离宫,从半山的“迎銮坡”起,就划为禁区,有卫士把守,迎銮坡下面有一座宏丽的府邸,金碧辉煌,看起来就好像是离宫的一部分似的。南霁云指着那座府邸愤然说道:“安禄山这厮倒会享福,他每年最多不过在长安住一两个月,所建的府邸就像皇宫一般,可怜防守边疆的将士食不饱穿不暖,住的是仅能遮蔽风雨的帐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