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人间自有薛姑娘(第3/4页)

两人对瞪着,紧接着突然醒悟过来,一同转头看向薛红线。

薛红线持剑呆立在那,看着头上那滚滚的雷云。她还是第一次遇到雷劫,既震惊于如此惊人的天象,又有些心中害怕,而师父和飞琼仙子等人更是全都没了踪影。

就算再怎么争强好胜,她也知道度劫的凶险,若是一不小心应劫失败,那可是形神俱灭的事。

红发老祖和辰莹姑都是曾度过劫的人,见红线模样,马上便明白是怎么回事,心中同时闪过一个念头:“被这蠢丫头给害死了,马上就要度劫的人,居然还到处乱跑。”

红衣老祖和辰莹姑都是修了千年以上的魔道中人,趋吉避祸是修道之人最基本的常识,这点不管是正道还是魔道都是一样。所谓道非是众生,能应众生修,其实道本身并没有什么正魔之分,只是各自的手段不同。像茅山宗、净明宗这样的道家门派以仙业为主,讲究清修和积善,自然更容易成就仙业,而像辰家门、鬼迷宗却不管这些,为了提高自己的本事可以不择手段,只要现在能够呼风唤雨,哪管以后。

其实在上古时期根本就没有度劫这一回事,能否超凡入圣全凭各自神通。帝俊与刑天争神,为了夺得天帝之位,只要是有本事的妖魔便尽可能招揽在自己手下,哪管他们是否曾为祸一方。便是现在,群星恶煞中也有不少曾做尽恶事的妖魔,也没见有什么恶报。

雷劫、报业之类的东西,全都是在帝俊死后才出现的。自太一东皇暂代天帝位后,为了防止像争神之战这种令无数仙人惨死,几乎导致三界崩溃的祸事再次出现,这才与西王母一同上奏三清,编织天命,分子天丑地,创神鬼二道。

雷劫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才应天命而生,其目的便是将天下万类分出等级,并由此将三界牢牢掌握在天庭手中。正是由于有雷劫的存在,修习道德就成了至关重要的事,而像《道德经》、《灵宝经》、《黄庭经》这种助人得道的道家宝典是谁写的?还不都是天上仙人?

但也正因为天命在本质上只是天庭控制三界的一种手段,虽然当初木公和金母上奏三清编织天命本就是无奈之举,但对一些性情不羁或是思想偏激的神通人士来说,却是将天命视作天庭对九方十类的压迫,极是反感。

更何况天命无情,许多时候本就是只讲报业,不讲情理,自也不免出现一些令人激愤的事。

比如人间的某个帝王荒淫无道,令百姓颠沛流离,人神共愤。而以天庭的能力,要想改变人间界的这种惨状原本并非难事,然而,却谁也不敢那么做,皆因“天意如此”。若有仙神强行插手,那便是触犯天条,干涉天命,轻则谪下人间,重则打入九幽。

又比如某只蛇妖修成人身后,嫁给一个普通人类,不但不作恶,还多行善事。然后来了一个道士将她杀了,那么,这个道士所做的非但不是“恶事”,只怕还能在三官之薄记上一笔功德。

仙神人鬼妖,万类皆有其序!人杀妖算不得什么恶事,妖杀人那才是十恶不赦。

于是,一些看不过眼的修道者便走向极端,以各种手段抗拒或是逃避天命,另寻长生之道。尤其是对于想要长生的妖来说,要进入正统道派几乎是不可能,再加上妖类处在三界中的最底层,要想成仙,就必须先修成人身,所需要度的天劫也更重更多,自然只好另寻它途。

这些都是魔道出现的原因。

其实这个“魔”字一开始只不过是“非正统”的意思。

只是,数千年下来,正统的道家门派因为都将修道德、积善业视为修仙的必经之路,自是渐渐深得人心。而魔道其实只是一个统称,各家各派自有规矩,良莠不齐,亦不乏为了炼制法宝而乱杀生灵的血腥之事。再加上这些门派走的本就是“非正统”的路子,自是难以被人理解,渐渐地,所谓的正魔之分,也就成了正邪之分。

而天庭也不管那么多,只要你能度过三次雷劫,那便任你成仙,就算你成仙之前恶贯满盈也无所谓。反正天庭本就也有不少邪仙恶神,只是雷劫本就是应天命而生,考的不是神通而是道德,前两次还有以各种手段硬抗的可能,最后一次却是直指人心,对于不修道德不积善业的魔道中人来说,要想平安度劫谈何容易?

自从天命覆盖三界之后,如上清派、灵宝派、神霄派这些正统道派自有不少弟子度劫成仙,而走魔道成仙的,却是少得可怜。连辰钟铝在度过两次雷劫后,都不敢再试,只以趋避为主,每次算出自己雷劫将至时,便以种种方法将其避开。

避劫当然不等于是度劫,就算你再避一万次,那也成不了仙,虽然如果真有本事一直避下去,活个千千万万年也尽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