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3页)

她青年时期的神作《不要跟陌生人说话》还得等几年才会播放,播出之后,才引起了社会上的重视与探讨。

“杨红没想过离婚?”

桂欢妈:“谁知道呢,她就算想离,吴天顺那犊子也不可能松口,他现在天天跟个太上皇似的,怎么可能放了这好日子?”

桂欢:“社区妇联呢?不是之前宣传过,要维护家庭中妇女的利益,帮助共建和谐家庭吗?”

桂欢妈皱着眉头想了想:“有这事吗?”

桂欢:“……有。”

可能不是这年?

桂欢妈摇摇头:“说到底是人家两口子的事,他们妇联工作也不好搞,你看我们原来厂子里的妇联,说话都没人听的。”

说到这,桂欢妈好奇道:“你怎么对她家的事这么感兴趣?”

桂欢对邻居家的事很少问来问去,她上辈子更是没有过。

桂欢知道自己很冷漠,只要跟自己无关的,她都懒得去理会,无论别人是死了,伤了,她眉头都不会皱。

反观上辈子的自己,桂欢咽下嘴里的橘子,半天没说话。

她扪心自问,如果没有“日行一善”,她这辈子是不是会当做什么都不知道,任由这母女俩自生自灭?

很快她就不想了,因为她知道答案。

她忽然想到,莫非“日行一善”的存在,就是为了让她认清楚自己有多么的不近人情?

又或是,是想办法让她活得像个有血有肉的“人”?

桂欢垂下眼帘,又取过来了一个橘子,说道:“要开期末班会了,我在想主题。”

桂欢妈:“什么主题?”

桂欢眼睛盯着橘子上的橘络:“帮助身边不易察觉的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

“像是残疾人,老人,幼儿,是人人都知道的弱势群体,还有很多不易察觉的。”

家暴的受害者,饱受心理疾病困扰的人群……有些人没有办法呼救,但不代表他们不期待他人的一份帮助。

桂欢妈重复了两遍,说道:“这个主题很有意义啊。”

桂欢绕开视线,低头道:“嗯。”

只有她自己清楚,她所做的一切,出发点并不是自己的内心,而是想要多活两天的“私欲”。

桂欢妈:“班会办好了,能多给你发个奖状吗?”

桂欢:“……应该能,有优秀班干部奖状。”

想到就去做,桂欢第二天就写了一篇文章,主题围绕着她们社区开展的妇联活动,宣传保障妇女权益,呼吁饱受家暴困扰的女性们要努力站起来。

文章里添加了许多对社区妇联的赞颂,以及对她个人的启发,促使她想去帮助更多的人。

算算时间,再过两年神剧就会上映,那么现在已经是筹拍阶段,说明上面需要这样的宣传。

桂欢想了一晚上,决定找妇联谈完之后,直接投稿给上级妇联。

可惜,她现在就是年龄太小了,要是再大一点,事情就好办多了。

中午午休时间,桂欢就去找班主任说了一下这次班会的主题。

班主任张老师今年三十多,体型微胖,也许是教育这项伟大的事业耗费了他大量的心力,才三十几岁,就已经开始脱发了。

张老师推了推眼镜,读完了桂欢的手稿后大受感触,说道:“主题选得很好,社会有大爱,你的演讲稿也写得很生动,相信同学们听到了都会大受启发。”

张老师又道:“你家住哪条街来着,哪个社区妇联?”

他怎么没听说过有这种宣传?

桂欢:“……天福路,我们那儿妇联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因为我有个邻居,家里就遇到了这种问题,她的女儿也在我们学校上学。”

张老师点点头,欣慰地道:“很好,出结果了可以与大家分享。”

桂欢看了眼张老师桌上放着的月饼和桃酥,抿了下嘴唇道:“老师,您还是少吃点甜的吧,我邻居有个人得了糖尿病,都截肢了。”

上辈子张老师就得了糖尿病,估计现在就有苗头了。

桂欢刚说完,头顶的余命就是一闪,直接给她添了一整天。

张老师:“……好。”

桂欢同学的邻居……真多啊。

下午放学,桂欢连值日都不帮忙做了,她得赶紧把这件事落实,干一票大的,顶她干几个月的值日生!

她们这片的社区组织都在一个大楼里,妇联在一楼的最里面,桂欢进去的时候,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正在窗边写着什么,另一个看起来三十多岁,一边看报纸一边喝茶。

桂欢扫了一眼,看的是八卦版面,跟工作毫无关系。

桂欢敲了敲门,两个女人都抬起了头,写东西的女人摘下眼镜,问道:“你找谁?”

桂欢:“请问这里是社区妇联吗?”

喝茶的道:“对,这儿就是。”

桂欢提起一口气,露出最真挚的笑容,声音好比合唱团的主唱,有感情地高声道:“我是来感谢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