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水映明楼,忆否草堂夕照(第2/3页)

听侍剑说完,还没等醒言来得及惊奇,便看到马车忽过了一个青藤盘曲的古木,然后身畔丫鬟说,刚才已进了水云山庄的大门。醒言闻言,掀起车后壁的青布帘,看到两株对合盘曲成门字形状的青苍古树藤,正渐渐离自己远去。再看看车后路上,自过了那貌类天然的藤门之后,便已都是洁白的湖石铺地。

见到这番光景,车内这位已算见识过不少世面的上清堂主,仍是感觉到无比的震撼。不过此刻他身旁的小少女,却似毫无知觉,只管抓紧时间,要将眼前的果点通通吃完。斜对面的寇雪宜,则仍然目不斜视,一脸温婉的看着对面忙着翻检果品的小女娃。

过了庄门之后,马车又掠过许多亭台楼阁,木苑花圃,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之后,才在一处堂屋前停下。下得车来,那位丫鬟侍剑,跟屋前侍立的几位奴仆一阵低语,立有一位女婢绕屋朝后奔去,看样子应是去跟主人通禀。然后侍剑就将醒言几人迎入这座名为“宜凉轩”的待客厅堂中。

等到了屋内,在石鼓凳上坐下,品着青瓷盏中清香淡雅的茗茶,醒言的心情才渐渐平静下来。就在琼肜朝四下不停的好奇张望时,醒言心中却反复只有一个念头:

这人间万户侯的气象,今天终于见识到!

且不提初睹侯门气派的少年心中思潮翻滚;他们三人在这幽静的轩厅中候了大概半盏茶凉的功夫,便听得外面传来一阵稳健有力的脚步声。还未见得人面,一声清朗的话语便先声传来:

“多谢兄台赏面,来赴白某冒昧之约!”

话音犹在绕梁之际,此间的主人已经走进门来——当再次见到这位名动天下的无双公子,醒言第一个反应不是出言逊谢,而是忍不住在心中喝了声采:

“好一个神采无双的人物!”

原来,与上回在酒楼相逢不同,现在这位含笑立在他们面前的无双公子,袍服正是华美无比:

头上戴黄金束发远游冠,身上着青罗生色窄袖衫,外面罩白罗舞鹤销金氅,腰间束泥金狮蛮带,上佩一只五色销金罗香囊,脚登一双祥云银丝靴,浑身正是采气缭绕,宛若神人。

配着这身堂皇的装束,这位本就俊朗不凡的无双公子,现在更显得丰神如玉,风采逼人!

见到这番景象,饶是醒言两年间已见过不少出众人物,此刻他心中,还是忍不住生出几分自惭形秽之感。只不过,他却不知,在他自惭形秽之时,对面这位公子王孙一流的无双郡守,却也在心中暗暗惊奇:

“噫!当日倒没发觉,这少年竟是神清气静,态度逍遥,不似凡品!——唔,想来也不奇怪,能与这两位琼姿美质的女孩儿同行,自然也不能太凡俗。”

虽然起了些惺惺相惜之意,但许是前些天醒言那不懂怜香惜玉的行径,给这位昌宜侯义子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他也没说太多话,只是略略寒暄便罢。他这十句里,倒有六七句是在向雪宜琼肜问话。略说了一阵,无双公子白世俊,便吩咐下人去给醒言几人安排住宿,然后就起身告辞而去。

当然,虽然他只是淡淡寒暄,但在醒言看来,这无双公子举止优雅,言语温文,寥寥数语直让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心下感佩,他便丝毫不觉怠慢。直到丫鬟侍剑依命领他们去看住宿的厢房,醒言才突然想起来,刚才那位衣饰奢华的青年郡守,还没明确解说这回为何请他们来。

且不提少年有些晕头转向;等侍剑引他们看过了宿处,这位白郡守的贴身慧婢便按主人先前吩咐,开始领醒言三人四处闲游,熟悉水云山庄的情况。也不知穿过几处回廊,经过多少轩苑,醒言几人又来到先前见过的秋芦湖畔。

到得此处,秋芦湖已经收敛了浩荡的波光,只将一泓明静的水湾,留在这片杨柳依依的山庄堤岸旁。这处湖湾,离醒言近处的水面上,碧绿的莲荷层层叠叠,中间盛开着粉红的荷花。就如他们来路上看到的那些芦蒿一样,眼前湖中的碧荷,已有不少生长到临水的泥岸上,蓬蓬簇簇,绿意盎然。

将眼光稍微放得远些,便看到苍茫烟水中横亘着一条长长的堤岸,宛如一条玉带,将湖中几个青碧的小岛依次串起。中间那两个较大的水屿之间,则是一座白玉砌成的石拱桥,圆弧形状的桥面倒映水中,桥身与桥影互相映合,就彷佛一面女儿家照妆的圆镜。在那长堤远端的尽头,便到了连绵的青山脚下,绿树间有几座伟丽的楼台。

听侍剑介绍,那座石拱桥名为“玉带桥”,水那边的青山唤作栖明山。栖明山脚下那座最高的六层楼阁,号为“迎仙台”。山那边,则是她家公子另一处行苑,名为“郁佳城”,是一座青石垒就的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