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暗流涌动(第2/3页)

庆云帝阴阴说道:“很好,有杀错,无错过。”

“爱卿所拟的替补官员名单朕已看过了,既有世家氏族子弟,也有之前在后党威压下不得志的不少中层官员和寒门士子,朕准了。他们当可在大清洗后填补空缺,快速过渡,以免朝局动荡。”

说完后,庆云帝又关切地问道:“人手上也没问题吧?还有什么需要朕做的?”

清远侯郑重答道:“圣上且放宽心,老臣这些日子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这上面了。”

“城内守护和在外拱卫京师的力量里,除了后党嫡系神锋营不好插手外,近些年里,神机营和神策营的主要职司及下级军官都已经逐步替换成臣的人了,九门提督也投靠了臣。”

“剩下的天庆卫、天云卫和禁军都效命于圣上,加上我已密令一队平南大营的精锐之师近期分批潜入郊外分散待命,我们对京师的掌握很是牢靠。”

“周边几国的动向如何?”庆云帝又问道。

岳云继续说:“当然是都不老实,虎视眈眈,特别是赵氏恒朝上蹿下跳,很不安份。”

“不过,按照之前的计议,平南大营有犬子岳嘉配合北晏亲王,南方固若金汤。”

“另外新征兵源共计两马人马已调配北方,增强对恒王朝的防御,有佟老国公坐镇,北边无需担心。”

“东边的辉南郡王一向恬淡中立,听闻文斓沿海倭寇猖獗,只要文斓自顾不暇,辉南郡王守好边域不动,就不会影响大势。”

“后党和西泰王在西边经营日久,本来我们也没想能一步解决,当徐徐图之。好在西泰王爷这次主动要求回京述职,实是放心不下帝都局势,这样也好,我们一旦对后党势力动手,他不轻举妄动则罢,否则就让他再也回不去老巢。”

“此外,臣在西域也安排有一路人马,也在暗中联络活动,必要时可牵制策应。”

庆云帝微微点头:“爱卿做事,朕一向放心。再有就是刚有邸报说有小股倭人装扮文斓国民潜入我朝做乱,意在挑拨两国不睦。”

清远侯说:“臣也有所闻,此乃小事,不影响大局,让地方上处理好了。”

庆云帝又说:“朕听说爱卿二子如今下落不明,如今可有消息?”

岳业闻言起身:“谢圣上挂怀,原本是想把戏份做足,没想臣的暗月卫里出了奸细,有了差错,但岳景那孩子已经脱险,臣已着人去寻,应无大碍。”

庆云帝说:“这样就好,爱卿为国殚精竭虑,两位世子将来必为国之栋梁,不容有事。”

一君一臣又计议了一些问题之后,庆云帝就启驾回返了。

庆云帝走后,清远侯岳业独自在院中端坐,他年过半百并不老迈,鬓角却已见微霜。岳业遥望北方,面色古井无波,静思半晌后,取过纸笔以暗语书就几封短信,唤过亲随以信鸽发出,这才回屋就寝。

庆云帝回到居处后并没休息,而是叫过内侍老太监,老太监本名马有芳,自庆云帝儿时就伴读陪侍左右,是庆云帝的绝对心腹。

庆云帝说道:“老马,看来一切都在顺利进行之中,朕却不知为何,隐隐有种不安的感觉?”

马有芳回道:“皇上隐忍多年,现在成败在此一举,难免患得患失,人之常情。”

停了一下又说道:“皇上要是放心不下,依老奴之见,不如发出天……”

话没说完,庆云帝就接口说道:“朕也正有此意,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兹事体大,此时不用,更待何时,这样朕也就踏实了。清远侯做事妥当,但就怕他百密一疏。你去通知吧,不,还是你亲自走一趟。”

马有芳躬身答应,倒退出门。

夜色深沉,中平城里,东清王府书房内,一人坐在书案后,身形伟岸如山,旁边望去,侧脸竟和岳景有几分相似,正是帝室中以好武出名、平时多游历在外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叔东清王。

东清王的手指轻轻抚过多日无人进来以至微有落尘的桌面,眼中精光一闪,自言自语道:“终于要用上了吗?天道艰难,多年苦修,我已窥得一线天机,皇上啊皇上,走之前我就帮你这一遭。”

“来人,发出天都令,着所有天都卫七日内进京。”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西泰王府一处偏殿内灯火通明,以西泰王为首的后党骨干也是在连夜密议朝局。

会后,数道密令分头发向不同去处。

远方,尘王朝南疆平南大营内,本应被羁押的小侯爷岳嘉此刻也没入睡,而是正和北晏亲王二人商议军情。

岳景相貌和清远侯年轻时极为相像,颇为英武不凡。北晏王四十多岁,皮肤松驰,已显老态,一副养尊处优的富家翁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