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四道剑阵(第3/3页)

松柔包含走化、蓄劲和粘依之力,“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同时又可以将柔转化为刚,形成“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的极坚。

松沉道长的松沉劲,注重气沉丹田和尾闾正中之身法,以神意气带动体内意气圈的形成,内外相合,上下通达,十分圆活,剑式无不以圆圈的形式发出。

计有九曲珠(两肘、两肩、一腰、两胯、两膝)同时运动形成的大圈、小圈、平圈、立圈、斜圈、顺转圈和逆转圈。

太极拳经剑术,本就源自日月大地转动的自然规律,顺乎天地自然之法。

松沉劲强调呼吸的配合,吸为合、为化、为沉、为蓄,呼为开、为放,讲究“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擎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以放得人出。”

诀曰,不得松沉法,不得入太极门庭。

松随道长的松随劲是道家“反者道之动”理念在武技上的具体运用,目的是摸对方之劲而其后克之,是太极实现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借力打人的重点,是谓“阳来阴走,阴走阳随,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发招之时,都是先去掉抽力,化硬为柔,然后积柔成刚,转换突然且自然,灵活无滞,引进落空,方能得机得势。

松放道长精修的松与放,是太极既矛盾对立又统一和谐的体现。松是意识指导下的松,不是无意识的松懈,要求体松而意紧,才能产生快速而强大的爆发力。

松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更好地紧,紧不是僵,是发力一刹那调动周身精气神和肉身,以及天地之力后的反弹、释放与爆发。

四位道长虽未臻玄珠境,但均在脱胎境登峰期,除了剑法,克制鬼魂的术法亦精深,四大鬼使一旦接触上,想逃都逃不掉,很快一一伏诛,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