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刑部破不了的案,我来破(第3/3页)

他第二阶段的立威效果很好。

把自己塑造成穷途末路的莽夫形象,能够解决接下来的很多问题,刑部和府衙的人再想争功,就得先掂量一下。自己要面对的家伙,是个一言不合就拔刀杀人的神经病。

至于后续会引来什么麻烦,许七安不管,一来是相信魏渊会替他遮风挡雨。二来办不成案子,他也不用管什么后续了,要么死,要么永远离开京城。

刘公公喝了口茶,道:“三个衙门内部都有人失踪,这些失踪的人,极有可能是碟子,帮助贼人暗中偷运火药。诸位对这件事怎么看?”

陈府尹道:“本府已经派人查过九位死者的家人,都还在京城,对于亲人的失踪毫不知情。本府推断,九人不是逃跑,而是被灭口了。”

刘公公微微颔首。

刑部一位官员说:“三个衙门里,必然还隐藏着碟子,更隐蔽的碟子,是他们杀人灭口,清算了知情者。”

刘公公皱眉沉吟。

许七安默不作声的旁听,既然留下来参加了会议,那么被扣押的人的用途就不大了。

因为只要听刑部和府衙官员们的谈话,就能知道想知道的信息。

“恐怕不止是大理寺和礼部,就连工部都有碟子。”吕青沉声道。

众人看向在场的唯一女子。

刘公公审视着吕青,点点头:“继续说。”

吕青道:“卑职调查过他们的家境、人际交往,以他们的能力,根本不足以从火药厂偷运出那么多的火药。所以,工部必定有人暗中协助,且官职不小。”

官职不小……

“火药是朝廷极其重视的战略物资,各种保密、防盗措施非常严格且齐全。若是没有工部高官协助,此事办不成。”

逻辑清晰,合情合理,众人听的不断点头,对吕青这位女捕头刮目相看。

许七安注意到,刘公公身侧的一位宦官在奋笔疾书,似乎在做笔录,把众人的交谈记载下来。

……这是要拿给元景帝看的?

皇帝老儿对这案子的重视程度远超税银案……嗯,也是,桑泊底下出来的那东西不知道是什么呢。

不是极端可怕,极端重要的东西,不会被封印在桑泊。

许七安心里想着。

穿蟒袍的刘公公,看向打更人这边,看向许七安,问道:“许大人别一直沉默,作为打更人的主办官,你们可有收获?”

府衙和刑部的官员同时看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