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直播间嗨翻天(第2/3页)

虽然大家早已经习惯了徐朝涵多变的风格和唱腔,但是当徐朝涵唱起这首歌曲的时候,依旧让人觉得有些意外。

‘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没错,这一首是《东风破》。

也是徐朝涵很喜欢的一首歌曲。

提到《东风破》,或许一些年龄小的歌迷觉得多少有些陌生,觉得它不如《烟花易冷》《青花瓷》《夜曲》《告白气球》等作品的流传度更广。

但是从地位上来说,《东风破》才是徐朝涵心中周董最重要的一首作品。

或许很多人认为《夜曲》是永远的神,但是若论周董对华夏音乐最大的一首作品,那么在徐朝涵看来,绝对非《东风破》莫属。

要知道,当年《东风破》诞生在什么年代。

从历史上来讲,任何一个时代,华语流行音乐都不缺这种洋为中用的东西合壁式作品。而《东风破》出现的时机,恰恰是整个华人社会西化最全面、最纯粹的时代,尤其是在流行乐坛一片西化R&B化的背景下,甚至面临着一种本土文化在音乐中全面缺失的危险。

而在这种情况下,《东风破》横空出世。

周董在《叶惠美》这张专辑中曲风颇有突破,其中《东风破》利用中国古典乐器琵琶及古代的诗词情调,并借用拥有中国古风的曲调且融入西方的R&B曲风,歌词具有中国文化内涵,使用新派唱法和编曲技巧烘托歌曲氛围,产生含蓄、忧愁、幽雅、轻快等歌曲风格,自此“三古三新”(古辞赋、古文化、古旋律、新唱法、新编曲、新概念)中国风的曲风特点基本成型。

可以说,新派中国风曲风特点,完全是在沿用或者说是借鉴着《东风破》的理念,而无数的音乐人因为这种新派国风理念创作出的作品,更是培养起了一大批的歌迷。

而在另一个世界的互联网时代,汉服的复兴更是让中国风的音乐再次为歌迷们所瞩目。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东风破》。

它不是那种火到天际的作品。

但是它是那种开山怪一样,在一个领域做出重大贡献,甚至可以说是明晰了特点,制定了规则的作品。

直播间的人不懂。

但是陈澜的眼睛却很明亮。

甚至明亮的有些吓人。

徐朝涵不是没创作过中国风的作品,像是那首和周维清合唱的《吹梦到西洲》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首不错的中国风作品,这首歌曲难度之高,歌词之生僻华美,至今还在网络上火爆异常,无数的网络音乐人都曾经翻唱过这首作品,甚至还有很多画师和动画设计师为了这首歌曲创作了许许多多的经典画作和动漫。

但是。

这一切,都比不上陈澜听到的这首《东风破》。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诗一般的歌词当中蕴含着回忆与遗憾的情绪,而当《东风破》的琵琶曲缭绕在整个静谧的空间之中,似在伴奏,又似在哭泣。

安静。

这一刻,弹幕依旧热闹。

但是,却不复刚刚刷屏一般的恐怖了。

大家好像都沉浸在这首安静却又忧愁的歌曲中难以自拔。

周维清如今算小半个音乐人,虽然她不懂徐朝涵演唱的这首歌曲究竟意味着什么,但是却能欣赏出这首歌曲当中所蕴含着的某种东西。

尤其是看到陈澜望着徐朝涵的表情,她很敏锐的察觉到,这首歌曲好像很不简单。

不然的话,澜姐不会这么意外和激动。

曾经有很多著名的创作人说过,音符就那么些,创作的越久越担心会落入俗套,甚至和其他作品撞车。

而且现如今抖乐产生了一种现象,很多原创音乐人因为短视频平台迅速火爆,然后没多久就被见多识广的网友们扒出抄袭的事情,而这并不是一两件的事情,而是很多很多的音乐人都被卷入其中。

说起,这好像已经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了,网友们也就渐渐的见怪不怪,不像是头十几年前被爆出抄袭,然后全网喊打喊杀那样恐怖了。

实在是音乐创作现如今对于很多音乐人来说,好似已经到了一个瓶颈。

千篇一律。

这是许多歌迷对现如今华语流行音乐的定位。

但是。

徐朝涵的作品就没有这种感觉。

他的风格多变,每一首作品都拥有着其丰富而充沛的感情,让人轻易的在旋律中沉浸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