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踏足银行业(第2/3页)

“因为他听说大老板要买武侠小说的版权,学着大老板一样收购版权,但是不敢同大老板抢港岛文人的地盘,就偷偷看台岛报纸,最近台岛报社也开始学港岛连载武侠小说。”

“上回他就凑了两千块钱邮到台岛,买了一个叫乜‘卧龙生’的版权。”

邱德更表情愕然:“有头脑呀。”

“有头脑没用的,世界上聪明人多了。”猪油仔嗤笑一声,语气大有深意的道:“越聪明的人想越多,越容易行差踏错,盲目自行,但是世上用心的人少,你缺阿坤的一份心。”

“对大老板的用心!”

邱德更脸色变了又变,眼神非常复杂,许久之后方才把目光收回,重重地点下头:“我会好好向他学的。”

“大老板有没有说银号叫乜名?”猪油仔突然发问。

邱德更摇摇头,又点点头:“虽然没说,但是没说就等于说了,东方银号,大老板的商号都唤一个名。”

“记得就好,这是大老板的胸怀和志气,有些事情不需要大老板讲就办好,更会让大老板舒心。”猪油仔真是一个伶俐机灵的人,拍拍邱德更肩膀最后道:“恭喜你咯,在大老板手下得到重用,现在是东方银号,将来说不定就是东方银行的老板。”

邱德更也嗤笑出声,心中暗想:“要是真有那一天,也不妄闯一回十里洋场,做东方银行的行长,比做洋行买办要威风多了,世世代代都可以吹下去!名头喊出来就是个豪门望族。”

猪油仔却真心觉得邱德更将来会比伍世豪更有前途,但目前而言大老板手下最有前途的人还是他本人!

第二则是倪坤,倒不是二人有什么特殊的本事,而是因为同大老板最亲近,作为大老板的“秘书”和“司机”,两人天生就是大老板的影子,自然要比其他人有前途多了。

虽然外界都认为猪油仔是一个收租佬,但是已经暗暗把自己标高一级,收租佬只是工作,给大老板当秘书才是理想!

何定贤坐在办公室里,心里确实已经想着把银号办好,将来说不定可以办成银行。

虽然,钱庄业在港岛一直有市场,但是未来会逐渐向地下钱庄过渡,正行生意都会被银行抢占。

银行在宣传、吸储、投资上有天然优势,就算受到金融局监管,可收益是比钱庄庞大百倍的。

钱庄注定只能在港内小打小闹,银行却可以做遍全国,打出海外,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正是一个银行业兴起的年代,因为航运业加地产业的衔接,导致金融需求旺盛,银行业在几十年代毫无停滞的衔接,再加上内地改开之后注定要以港岛为金融窗口,在一个号称“东方华尔街”的城市,干钱庄业不干银行实在太傻。

当然,在航运业及地产业疯狂扩张的年代,再加上国际形势动荡,金融危机等原因,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九十年代、几乎都有股灾及银行倒闭,可凭借他对历史走向的敏感性,适当控制投资规模,避过金融危机的问题不大。

东方银行要是真的能够办起来,说不定还有机会拿到“发钞权”,大不了学“汇丰”一样借壳上市,最不济也可以用爱国银行家的身份,等到97买一张牌照回来。

“发钞权”本身是不赚钱的,可有“发钞权”的银行名声响亮,市民信任,吸储速度是非常疯狂的。

这也是为什么“发钞行”永远是资本排名前几的银行原因。

不过,一切的提前是“院线圈地战”大获成功,否则资金无法回笼,利息无法兑现,银行分分钟破产。

银行业同钱庄生生灭灭十分寻常,大小银行爆雷之后,账户资金根本无法兑现。

因为,银行本身就是一场金融游戏,正规银行在一定监管下体制更健康,不代表不会陷入“庞氏骗局”。

若有一笔大型投资失败,银行运转失灵,产生挤兑,尚算健康的资金链都能被拦腰斩断,用一句充满恶意的话来形容,所有金融游戏都是“庞氏骗局”,无非是简单复杂的区别,游戏人物的问题。

周期的金融风暴本质上就是戳破泡沫,爆雷部分骗局,让剩下骗局能够继续玩下去罢了……

何定贤没有故意隐瞒要办钱庄的消息,以至于在邱德更筹备钱庄开业的时候,商界上就多多少少传出相关流言,警界里不乏有消息灵通之辈收到风声。

上海街。

永兴茶餐厅。

何定贤望着面前的师父笑道:“立哥,有没有兴趣一起办钱庄?”

陈立身穿绿色制服,把一顶警帽放在桌上,朗声大叫道:“你小子还真来找我啦?”

“嘿嘿,师父,有财一起发嘛。”何定贤递上一支烟,恭恭敬敬的讲道:“有发财的机会能忘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