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宁波熟,一碗粥(第2/2页)

商会里酒楼老板倒是不少,但地位极低,常被人笑骂是端盘子的。

何定贤感慨过后,忽然笑着问道:“怎么没人提长江工业的李老板,据说他为了一个理事的位置,东奔西跑,可是费了不少功夫,底下的会员也有很多支持他。”

郑裕同笑道:“阿贤,底下的会员不知道长江工业代表什么,我们手中拿着票的要再不知道,早晚被人卖给鬼佬还替他数钱。”

马应彪也道:“长江工业在宵琪湾的工厂被烧不到一个月,便全线恢复开工,据说汇丰银行专门托关系替李家城在欧洲进口了最新的生产线,还批了五百万港币的贷款帮长江工业回血。”

“这种待遇跟亲儿子比也差不了多少,我们不能打死他,也得让他一辈子抬不起头,想在潮汕商会出头是不可能的。”

王老吉喝着凉茶,不置可否,他一辈子大风大浪见得多,对李家城这种人没有多大兴趣。

楚伟南则是深悉女婿的性格,面色疑惑的问道:“阿贤,你怎么想的?”

“让他上位。”何定贤揣摩着茶杯,笑脸吟吟:“他总想借商会的皮保护自己,我们赶不走他,但也不能让他白嫖,就让他担任商会理事,起码他在做什么,怎么做,能给兄弟们看见。”

“你的意思是……”楚伟南思索道:“把他架到火上烤?”

何定贤点点头:“对。”

在李家城敢在工厂升起大英国旗之后,便不能再对其抱有幻想。如李家城这种人对他越好,他越会得寸进尺,只要有利益的事,不管冒多大风险,多昧良心都敢干。

这人的经商风格远没后世自传中夸耀的那么保守,命里偏爱火中取栗,只不过,善于英逢鬼佬而已。他以前是看过李老板的自传,接触过李老板之后,发现自传里的人,更像是李老板想象中的自己,十分的理想化。

何定贤思来想去,想要合情合理干掉李家城的最好办法,便是一层层撕去其伪装,让他彻底丧失华人那层皮的保护,让人白心给露出来,自然就能拿下。

“这样也好。”

楚伟南微微颔首,他也发现李家城有点手段,为免把李家城养成心腹大患,最好的办法就是早早干掉。

“那就这样定了。”

郑裕同也表示同意。

说到底只是一个商会理事的位置而已,对有乡情的而言,价值千金,于大多数人而言,其实没什么价值。李家城要在商会里扑腾出几个水花,真的很难……

同一天。

夜晚。

宁波会馆。

邵毅夫在会馆中堂摆了一张圆桌,请商会副会长董郝云、李惠利、以及名誉会长邵醉翁、理事邵邨人、王传霖、陈廷华、曹光标一起食夜宵。只见圆桌中间摆着一碗虾米粥,还有一圈各色宁波菜。

邵毅夫在回到港岛之后,小有起色之后,便迅速接手了宁波商会会长的位置,让兄长邵醉翁坐冷板凳去了。

邵醉翁连邵氏电影公司都交给出去了,再交一个商会会长的位置算什么?宁波商帮虽然历来名气不小,是华人海外商帮中较为有名的一个,但是与潮汕商帮、八闽商帮、客家商帮还是差了些。作为二战前即在上沪电影界称雄的邵毅夫,要接管商会其实很容易,上上下下也没人不服气。

这时邵毅夫站起身用汤勺盛出一碗碗粥,一一交给参会者,当舀完坐下后,尝了一口,笑道:“宁波有句老话叫作‘宁波熟,一碗粥’,古意是讲宁波的土地贫瘠,熟一季分到每人头上,每天也就只够喝一碗粥。”

“我们宁波人不得不被迫走四海,闯天下。”

“现在呢,也指出门在外的宁波人,坐在一起喝一碗粥就熟了。我先前一直在南洋发展,回港岛之后才发现,我们宁波人快要被潮汕人打的抬不起头了。”

董郝云、李惠利、王传霖、陈廷华等一干宁波商人,脸色骤变,在场都是港岛宁波帮举足轻重的大人物,特别是船王董生、钟表大王李生。

这一句话是在骂他们没照顾同乡?

“邵先生。”

“你什么意思?”董郝云辈分、人脉不如邵老六,但产业之庞大,可一点都不怵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