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天星小轮加价事件(第2/2页)

“我明白,何生。”邱德更作为东方银行的负责人,在商界里赢得“华大班”的绰号,虽然不似历史上一样自主创业,但名头却比历史上更响,已经与汇丰、花旗、渣打的洋大班齐名。

“记得给天星小轮透点风,就说我们会跟涨。”何定贤见到邱德更起身离开,轻飘飘的吩咐一句。

邱德更鞠躬道:“是。”

近年来,警察基金与华警基金的主要投资方向,其实都在地产行业,自六十年始,地产行业已经进入第一波高涨期,导致两个基金收入十分亮眼,给全体警员带来了不菲的工薪补贴。

有判断能力的警员们,无论职位高低,基本上都已经在九龙、港岛等地购置房产。虽然,底层警员的收入不够加入炒房大军,但是,购置一间自住房问题不大。

洋行、华资银行的热钱也全部涌向地产行业,地段好的房子已经涨了两倍多。霍贤堂置业公司有意推出楼花,即提前预售房产,一来,可以拉长新盘的销售期,更快把资金回拢,二来,预售额足够的话,甚至用业主资金盖楼,达到百分之一百以上的高周转。可以说,楼花制度一推出,不用三五年,就能将货兴堂置业推上地产企业的龙头位置。

何定贤却在与霍官泰几次交涉之后,终于靠着情面把“楼花”制度压下,并非是觉得将楼市金融化有错。因为,楼市金融化是港府的方向,“楼花”制度虽然犀利,但不代表别人想不到,迟早市面上还会有其他金融手段出现。比如“分期贷款”,“房票”制度等,霍贤堂不搞楼花,自有其它人搞。

关键是,东亚银行、东方银行、恒生银行等华资银行,资金一窝蜂的全涌向地产行业,别提汇丰、渣打等。

洋行有印钞权、庞大客户,大量企业股份,以及母公司支持,华资银行有吗?现在华资银行的储备资金池已经降到低点,除了东方银行有意识控制在安全线以上外,汇丰、东亚全部疯了。

在一个欣欣向荣的市场上疯了!

每一个项目都赚钱,谁会把钱放在金库,干嘛不拿出去赚钱呢?但华资银行的激进投资策略,等于让全体华资工厂失去资金保护,一旦出什么问题,华资银行业将遭受重创。

何定贤不想再进一步刺激楼市,当然也改不变不了楼市方向,只能与霍官泰达成协议,两年后,再发布“楼花”。霍官泰本人其实有些不爽,看在兄弟情分的面上才勉强答应。毕竟,两年时间,他得少赚上千万。

警察基金在收益不断上浮的情况下,是很难接受投资失败的,所以,新上位的巴顿sir,如果拿出来的业绩不好看,恐怕就得把基金主席的位置让出来。

自然就在副处长的位置上坐不久。

十月。

天星小轮公司正式向港府递交加价申请,拟将头等票由2角一张的价格,升至2角5仙,三等票价维持不变。此消息一经公布,全港市民哗然。虽然,天星小轮加价方案十分谨慎,不拿最民众购买最多的三等票做文章,而是转而将头等票涨价,试图避开大部分客户,先针对有消费能力的人下手。

但,他们低估了港岛市民对民生行业的敏感度,战后二十年虽让港岛经济发展迅速,养肥了许多老板,解决很多市民温饱问题。可港岛源源不断的接收新移民,五年间增长的几十万人口,可都没有吃到先前的红利,又沦为别人的红利,要赤手空拳的打拼。于他们而言涨价1仙都不可能接受,更别说涨价5仙了。

《文汇报》、《大公报》、《东方日报》都对此发表社论,希望港府能控好票价,可天星小轮的股票却应声而涨。可见资本已做好准备,天星小轮公司不可能轻易放弃涨价申请。

市民们对资本也毫无抵抗力,如果没有人牵头的话,只能被动接受涨价。港岛历史上,“天星小轮加价事件”拉开序幕,这次仅有一次市民产生因物价上涨而引发的大规模骚乱,又称为“九龙骚乱”。

年末,港府公布人事任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