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抉择(第2/3页)

“不知道小侯爷怎么样了?”

张英感慨道,下意识地想起了方云。两人有今日的际遇,也是托方云之福。

蹄哒!

一阵马蹄声响起,城内尽头,一辆青铜马车缓缓驶了过来。看到车身上的“方”字。周围的人纷纷让开。

“是方府的马车!”

“马车坐的应该就是小侯爷方云。”

众人一阵议论。大理寺三堂会审后,方家已经成了上京城的新贵。虽然不是贵族,但就算是一般贵族侯,也不敢招惹。

“上来吧。”车帘掀起,露出方云的脸孔。

“方兄。”

两人大喜,回过头对府里迎接的下人,吩咐了一声:“你们先回府。就说,我们去见小侯爷了。”

“是,少爷。”

两家派出的仆人不敢违抗,低下头,恭敬的应了一声。如今方家在上京城的影响,日益强大。神箭侯和忠信侯,两家侯府的夫人,正巴不得张英、周昕和方云多多亲近。

“驾!”

马车夫呦喝了一声,鞭子一甩,青铜马车便向着禄水河畔的竹轩楼去了。

依旧二楼,相同位置的包间。点了些酒菜后,三人分宾主坐下。

趁着小二还在准备酒菜的时候,张英开口道:“方兄,三堂会审的事情,在矿山的时候,我们都听说了。真是令人激动啊。可惜,当时我的铠甲还没锻成。等我们锻造成的时候。三堂会审已经结束了。所以,索性就留在后面,和其他人一起回来了。”

“嗯。我们一群人在矿山的时候,天天向将军李玉,打听着上京城的进展。弹劾武侯,大周朝从未有过的先例啊!居然还成功了!”

周昕脸色潮红,也很兴奋。

方云摇了摇头,淡然笑道:“这件事情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谈了。你们刚刚返回上京城,今天,我替你们接风洗尘,就不要谈其他的了。”

张英和周昕互相看了眼,兴奋过后,立即想起,人皇的决议。三堂会审,方云虽然赢了,但却不能算全赢。杨弘封侯之事,只是缓而不削。

方云微微一笑,知道两人想叉了,也不解释。

不一会儿,小二把酒菜端上来了。三人觥筹交错,不谈其他,只说诗词,仿佛又回到了前世。

“张兄、周兄,其实今天的酒席,即是替你们接风洗尘,也是我准备向你们告辞的。”

酒过三巡,方云开口道。

“告辞?”

“嗯,今天过后,我就会写信给武穆和三公,然后准备离开上京城,参加军伍!”方云淡然道。

从巴林矿山回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武穆礼帖和太傅礼帖的事情不能再拖了。前世,方云做了一世文人,这一世,方云不准备读典籍,做学问了。

武穆和三公,不管是谁,四方侯府都得罪不起。得罪一方,讨好另一方,都得不偿失。这本来是个两难的选择,但三堂会审,杨弘封侯之事“缓”再不“削”这件事,却给方云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军伍?”两个人都沉默下来。

“上京城如果单论享受,确实是个好地方。不过,如果想要武道精进,还是需要加入军伍。沙场上的磨砺,是武道提升最佳的场所!”方云喝了口酒,说道。

周昕低头沉思,突然好像做了什么重大的决定,抬起头,说道:“方兄,如果你要加入军伍,就把我一起带上吧。”

“还有我!”张英道。

方云笑着摇了摇头:“周兄,你如果真的下决心了,可以和我一起去。至于张兄,我恐怕没办法带你一起去。”

“为什么?”

张英脸色变了变。不止是他,周昕也无法理解。

“张兄,你和我们不一样。对于武道,你远没有我和周兄,那么强烈的渴望。所以,你才会对家传的《天府十二策》爱不释手。相信我,你若是和我一起,成就恐怕不会很大。事实上,我替你安排了一个更好的选择。”

“什么选择?”

“太傅曾经送过一张礼帖给我,想收我做记名弟子。我准备向太傅推荐你!”方云道。

“啊!”饶是张英心性坚定,听到方云要把他推荐给太傅,心中极为震动。

“你的学问修养,不在我之下。若是能够拜入太傅门下。你将来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方云想起了前世,那一世,张英的学问造诣确实很高,并不比方云差多少。

“周兄,这次聚会结束后。我希望你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还是决定和我一起去从军,到时,我会去找你!”方云又看向周昕道。

包间里一片寂静,三人都显得心事重重,都明白三人都到做决定的时候了。

事实上,即便没有方云这番话。按照大周朝的惯例,束发之礼结束,矿山归来。他们立即就要在从文和习武之间做出抉择。方云的话,只不是稍微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