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浮黎劫 第二十一章 九幽深焉谁可到?(第2/3页)

是夜,宗庙附近军民百姓见一道红光自天而降,绕宗庙三匝,复腾入茫茫夜空,巫阳以龟甲卜筮,也不知所以然,京师内外也并无异常,这事慢慢淡了,不再有人提起。

“徒儿仔细,拿好玉净瓶,莫失了手。”不二天河从夜天尽头奔腾流淌而来,发出蒙蒙白光,耿耿横过昆仑山坐忘峰玉虚宫前,南极仙翁立在宫前,手拄鹿杖,杖头上挂了一盏八角琉璃金灯,吩咐白鹤童子。

“徒儿理会得,师父放心。”白鹤童子朗声回答,手中小心翼翼,捧着琉璃玉净瓶,瓶壁透明,瓶中水波荡漾,隐隐可见一个小小人儿,眉眼身躯俱已完全。

“时辰已到,我们走吧。”南极仙翁大袖一挥,只是一个跨步,已在天河之上,白鹤童子不敢怠慢,紧紧攥住玉净瓶,跟上南极仙翁。

水声汩汩,淡雾缭绕,习习微风自玄冥中来,向无尽处去,这风虽然柔弱,却仿佛能透入肌骨,融人骨髓,白鹤童子不禁打了一个寒噤。

“徒儿小心,这是弱水罡风,等闲消受不得,到我身边来。”南极仙翁温和慈蔼的声音传来,白鹤童子赶上一步,靠在南极仙翁身侧。

罡风吹来,两人衣袂飘飘,随风而行,亿万星辰远远近近,泛着幽幽冷光,悬在空中,不绝掠过身旁。

星光渐稀,宇宙昏蒙,除了足底天河白光依旧,此外已见不到任何光线。不二天河蜿蜒向前,折而向北,水势渐急,水面渐低,耳边海潮声响,白鹤童子低头看去,见足底黑水滔滔茫茫,不知涯岸,波涛如山,巨浪滚涌,黑苍苍的巨大背脊似鲸似龙,时时露出海面,旋又消失在浪底,高亢悲凉的鸣声震动天地,此起彼伏。忽有一头数千里长的大鱼从海中跃起,双鳍展开,越伸越长,如垂天之云,从两人上方缓缓滑过,气流翻涌,扑面而来,那大鱼越过天河,昂首长鸣,轰然落入海中,激得数万里内黑水滚荡不已。

正行之际,水面上波涛分开,泼剌一声响亮,一条大汉赤条条的有数百丈高下,踏波浪赶出水面,口内嚷道:“哪里来的活人,今日却是造化!造化!”将手张开,如城门相似,来抓南极仙翁与白鹤童子,南极仙翁低叱道:“咄!我把你个孽障,也敢犯昆仑正仙!”抬手处雷火纷纷涌出,眨眼将那大汉全身裹住,烧得那大汉不住哀号:“上仙饶命!上仙饶命!游魂无礼冒犯上仙,求上仙开恩饶恕!”“你是何人?”“小人乃轩辕皇帝帐下大将柏鉴,当年与蚩尤大战,被火器打下海中,漂流到此,千余年未得解脱。见偶有生人经过,欲借血肉滋养魂魄,不意冲犯上仙云步,千万恕罪,恕罪!”“唔,这等说来,你却也是个有缘之人。”南极仙翁收了雷火,沉吟思量。那大汉一听大喜:“正是正是,今日得睹上仙金颜,实小人万千之幸,万望上仙超渡救拔则个,恩同再造。”“你休求我,将来自有救你之人,却不是我,你且先去东海流波山下等候,自有遭际。”那大汉千恩万谢去了,南极仙翁与白鹤童子依旧上路。

天河滔滔向前,前方远处忽地现出一座黑色山峰,白鹤童子举头观看,见那山孤峰突起,矗立于天海之间,高有万余里,周旋却只有八千里左右,峰上不时飘出幽幽绿火。天河汤汤,从峰畔流过,此刻离得近了,白鹤转头细看,大吃一惊,几乎叫出声来——那山峰上逶迤层叠,盘绕着一头身躯长大到不可思议的太古龙蛇,蛇尾盘在峰底,蛇首却在峰巅,形如人面,赤须披散,独目立起,紧紧闭合,似在酣睡,巨口微张,一口气呼出,犹如劫火燃天,热浪滚滚,一口气吸入,却又如临冰山,阴风呼啸,重重鳞甲随着它的呼吸徐徐开合,一开一合之际,便有幽幽绿火从鳞下飘出,漾入虚空。

“这是钟山之神,名为烛龙,视为昼,眠为夜,吹为冬,呼为夏,不饮不食不息,自开天地以来便在此地守护阴阳两界之通道,这半年它正在酣睡,我们莫要惊醒了它,徒惹麻烦。”南极仙翁低声道。

天河水急,倏忽已越过这座孤峰,四下里海潮声忽然消失,天地间静悄悄的再无一点声息,两人足底现出一个巨大的黑色漩涡,方圆数十万里,深不可测,更不知通往何处,那漩涡无声无息地缓缓旋转,天河急落而下,如一道瀑布,投入漩涡中心。漩涡周围,亿万点萤光从四面八方低低飘移而来,被那漩涡一带,就此消失不见。

白鹤童子见此情形,有些畏怯,牵住南极仙翁衣袖。“此处乃北冥归墟,众水所归,归墟海眼之下就是幽都黄泉了,这周围飘浮的点点萤光,都是三界生灵魂魄。”南极仙翁道,说着轻轻一摇鹿杖,但见他遍体紫气回旋,泥丸宫放出无限瑞霭,冲上空中,足下金莲朵朵绽放,宝光烁烁,照破虚空,数千里内刹那间明如白昼。白鹤童子全身上下亦是光华流转,现了护身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