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西湖大雨(第2/3页)

“再怎么夸张也不至于那样,”李长昼觉得好笑,“我猜最多让我杀两到三个菩萨,我自己倒无所谓,你们却要跟着我冒两到三次的险。”

“你这么一说,我们现在的处境反而算好了,”瑶池喝了一口酒,“虽然要面对菩萨,但只有一位,四人齐心协力,总还有希望。”

瑶池又问了他们的任务是什么,分享了各自的身份信息。

“你还真成赵家人了。”李长昼一边笑着,一边将蟹肉剔进蟹盖。

瑶池的身份竟然是大宋皇室公主,只是名不见经转,在西湖边修道。

“姓赵算什么,”瑶池笑盈盈道,“你也不姓李吗?唐朝嫡系子孙,天潢贵胄。”

李浅夏忽然咯咯直笑。

李长昼、瑶池,还有正在看信息册子的杨清岚,三人都不解地看向她。

刚才虽然在调侃,但有哪个地方有这么好笑吗?

李浅夏笑得喘气道:“你们说,清岚的‘杨’,会不会是隋朝的‘杨’?”

三人愣了一下,也哈哈笑起来。

“来来来,三朝后人同处一船,这么大的缘份,必须干一杯!”李长昼给四人满上酒,“喝了之后,就要同舟共济,同生共死。”

四人都一饮而尽。

李浅夏发出“哈”的叹气声,像是喝了一瓶可乐。

杨清岚放下酒杯,袖子轻拭嘴角。

瑶池将酒杯倒持,证明自己喝光了,双眼含笑地望着李长昼。

“我想了想,”李浅夏吃了一片炭火烤的松茸,“万一白素贞带着小青,直接去找观音菩萨解毒怎么办?”

“有些东西,比毒更难以拔除。”瑶池笑道。

“什么?”李浅夏停下筷子好奇道。

“那东西便是红尘是非,只要沾染上了,不管是妖,还是仙,都跑不了。白素贞与小青上来和我们搭话,就惹了是非。”瑶池好像在说一种很厉害的东西。

李浅夏愣了一下:“是某种技能?”

“是某种技能。”瑶池笑道。

杨清岚放下册子,李浅夏赶紧拿起一本,开始窥探偶像的私生活。

“怎么样?”李长昼将蟹盖递给杨清岚,里面是他剔出来的蟹肉和蟹黄,满满一蟹盖。

“确实遇见了观音,但时间是在三天之前。”杨清岚左手持蟹盖,右手拿小勺,滔了一点醋在蟹肉蟹黄上。

瑶池看了一眼,偷偷给李长昼传音——等以后在一起,我要你给我两蟹盖!不然别想碰我!

——你记着吧,看有没有那一天。

瑶池给了他一个‘等着瞧’的好看白眼,她指着舱外,说:

“那里就是有名的苏堤,这么说起来,苏轼除了‘东坡居士’,还号‘铁冠道人’,不知道和道教有没有关系。”

从船上能看见苏堤中间的六条桥: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古朴美观,堤岸上百花争妍,芬芳袭人。

六桥烟柳中,行人往来如织。

“扑通!”

“落水了!有人落水了!”

“快救人!”

李浅夏嘴里咬着一片松茸,探头张望。

四周游船上,几乎每一艘都有人在看热闹。

有个六十多岁的婆婆,走在桥边落进了水里,她很快被救起来,全身透湿,唯独怀中的《金刚经》居然滴水不沾,当即跪在地上朝北山灵隐寺朝拜磕头。

“真的假的啊?”李浅夏喝了一口小酒,双眼还盯着岸上看。

周围已经有不少人商量着去灵隐寺烧香祈福了。

“既然打算先对付北山灵隐寺的济公和尚,你有什么打算?”瑶池问杨清岚。

杨清岚刚把一蟹盖蟹肉蟹黄吃完,她边放下蟹盖和勺子,边说:“下雨。”

“下雨?”李浅夏好奇道。

“济公喜欢云游四海,不一定在灵隐寺,如果西湖持续下雨,发起大水,连庙里随便一本《金刚经》都能不沾水,众人应该会上山向灵隐寺求助,灵隐寺内,也只有济公有本事和我较量呼风唤雨之术。”

“你们这些大人物还真是……动不动就把众生的命摆在棋盘上啊。”李浅夏吐槽。

杨清岚酒足饭饱,拿起「仙子如意」。

就这一瞬间,轰隆巨响,晴空里突然响起一记霹雳!

西湖游人全身发颤。

接着狂风大作,西湖湖面粼光波荡,岸边杨柳乱舞,南边湖面迅速涌起层层乌云,迅速挡住了蓝天。

风声呜咽,天昏地暗,转眼明媚的三春西湖,黑得像一座魔潭!

又是一声轰隆,像是雷神从雷池中抓了一把雷电丢在西湖上。

大雨噼啪而下,水面被砸出一个个蜂窝,千疮百孔。

岸上行人大呼小叫,一个个发足狂奔,时不时有人仰天长啸,还有人在哈哈大笑,似乎这场突如其来的春日雷雨,反而是一种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