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她是暝觉师(第2/3页)

瞑觉师作用并不仅仅局限在战场上,在政界和民间同样用途很大。北魏朝廷在一些重镇和地方官府安置瞑觉师,担当地方镇抚与中央朝廷之间的联系人。借助瞑觉师,地方官能第一时间向中央朝廷报告突发情况和政务,中央借此也能迅速掌握地方实情,加强统治。

瞑觉师作用巨大,但数量却极其稀少。不要说那种能发动心灵风暴的天级瞑觉师,就是一些粗通传心术的瞑觉学徒都是凤毛麟角一般稀少。

第一个瞑觉师的出现至今已超过三百年了,无论在北魏、南唐还是西蜀,暝觉学科的研究都是关系国运的重中之重。那些拿着高薪学者们研究了近三百年,著作加起来能压死一个斗铠战士了。学者们划分了十几个分类学科,创造了大堆骇人听闻的学术名词——什么“脑垂变异”、“瞑觉天赋指数”、“波传递”、“波速递增”——据说有一次,当今皇帝拓跋晃突然心血来潮,召集皇家联合工场的学者们来请教瞑觉师到底是怎么回事,一杯茶没喝完,拓跋晃就下令学者们统统滚蛋了——英明的陛下一瞬间就明白了,他一万年也不可能听懂这些的。

瞑觉系的研究著作可谓汗牛充栋,但在最关键的问题:瞑觉师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或者更具体地说:如何大量制造瞑觉师?——各国依然毫无进展。学者们只知道,一名瞑觉师的产生,不但需要艰难的修炼和培养,耗费巨量珍惜物资,更重要的是——他(她)本身必须得有瞑觉天赋!

就像石头里孵不出小鸡一样,没有天赋的普通人哪怕堆一座金山给他也成不了瞑觉师。而瞑觉天赋的产生概率又是极低的,十万甚至百万人中也未必会有一个人具备瞑觉天赋,更不要说他能有运气被发现来培养和修炼了。

物以稀为贵,瞑觉师的地位非常超然高贵。在北魏朝廷里,军队里只有都将以上级别的军官才有资格配备瞑觉师担当助手,而地方上则只有一省的总督或者巡抚级的高官才有资格。

知道柳空琴是瞑觉师,孟聚心中震惊不已:叶迦南到底是什么身份?东平省陵卫的同知都督,一个五品官,离配备瞑觉师的级别还天差地远呢,却能轻易派出一名瞑觉师协助自己,这种举重若轻的实力不能不令孟聚敬畏。

门咯吱一声响起来,刘真趾高气扬地从酒馆里走了出来。

“老孟,今天收获不小!改天我请你喝酒去。”

在刘真兴高采烈的身形后,露出了王三那张欲哭无泪的苦脸。

孟聚客气对他点头打招呼:“王三爷,看来气色还好?”不等王三眼眶里的泪水滚落,他已经飞快地转身走开,装作没看见后面那凄惨的哭声。

走出一条街,孟聚才对刘真说:“刘哥,今晚谢谢你帮忙了。接下来我要到秦府那边去。那杨威是个亡命徒,等下说不定要有厮杀,很凶险的,你还是先回家歇息吧。”

刘真豪气干云地表示,虽然认识不久,大家十分投缘,已经是过命的兄弟了。既然是兄弟,怎么能眼看着孟聚一个人去厮杀冒险呢?这种事,他是万万不忍心做的。

孟聚还没来得及感动呢,正打算接受刘真的好意,却听得刘真口风一转,唉声叹气道,但又怕自己武艺低微,拖累了刘真捉拿暴徒。万一到时为了掩护自己,反倒累得孟聚分心露出破绽,反遭敌人毒手,这岂不是天大的憾事?——总而言之,为了孟聚的安全,虽然心中十分不忍不舍心如刀割,但刘真大爷还是打算回府去歇息睡觉了。

孟聚哭笑不得,正要说话,旁边的柳空琴却在催促了:“孟候督察,你们就少啰嗦了。镇督大人已经出发,在那边等着了。”

“啊?镇督大人也去?”

“这么重要的行动,镇督大人不亲自出马坐镇,她怎么放心?”

孟聚转向刘真:“刘哥,那你就先回去吧……啊,刘哥,你这是什么表情?”

“老孟,我已经想好了!”刘真的眼睛灼灼发亮,犹如黑暗中的启明灯:“兄弟就是兄弟,哪怕刀山火海也要一起闯荡!抛下让你一个人去冒险,这种事我实在是做不出来!老孟,你不要再劝我了,无论怎么说我都要和你一起过去!”

“啊啊?”

“兄弟,关键的时候就得两肋插刀;男人,面对危险就得顶着,寸步不能退!知道你有危险,我浑身的热血都在沸腾,在燃烧,烫得我受不了!我要战斗,我要流血——老孟,这是男人跟男人之间的事,你再啰嗦就象个婆娘了,一句话,让不让我去?!”

“……你想去的话就去吧,应该没问题吧……”

“好!干脆爽快,这才象个顶天立地的爷们!”刘真豪气冲天,简直有如传说中的武圣再世,下一刻,他压低了声音:“对了,老孟,等下见了叶镇督,你可要顺便把我给介绍一下啊,千万记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