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节 复出(第3/5页)

促使朝廷这样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要安抚六镇大元帅拓跋雄。

孟聚擅斩长孙寿,这很明显会激怒拓跋雄。现在朝廷的局势很微妙,与慕容家的内战一触即发,在当道诸公心中,他们最怕的就是拓跋雄到时会趁火打劫,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趁机南下。

尤其是拓跋雄出击武川,毫无理由地击杀东陵卫的江镇督后,朝廷对拓跋雄的忌惮更深了。这人跋扈至极,朝廷的王法律令已经无法再约束他了,朝中几位重量级大佬都认为,当前朝廷力量不足,最要紧的是要稳住拓跋雄,最好是将他争取到支持朝廷一边来。为了这个目的,为了向六镇大元帅示好,牺牲个小镇督算什么——虽然大家也是心里没底,这样到底能不能稳住拓跋雄,但起码,当务之急是不能激怒他。

但当孟聚出击武川一举消灭四个边军旅的消息传出,洛京朝廷集体失声。景穆皇帝和朝廷大佬们才知道,那个本来以为可以牺牲的小同知镇督原来竟是这般有分量。既然孟镇督显示出了能与拓跋雄正面对抗的能力,朝中大佬们立即就改变了主意:与其牺牲孟聚来哄着拓跋雄,倒不如扶持孟聚来牵制拓跋雄好了。

长孙家虽然故旧很多,在朝中势力也很大,但在关系整个大魏朝社稷安危的大事面前,这又算得了什么?在得到北疆战况消息的第二天,朝廷迅速做出决定:东平孟镇督为朝廷铲除了败类长孙寿,对此行为,朝廷予以认可。

对于长孙寿的罪名,朝廷只是含糊地说是:“横征暴敛、欺压良民、民愤极大、罪应当诛”——这主要是为了安抚长孙家族。因为如果长孙寿是南唐鹰侯的话,那整个长孙家族都要跟着受牵连倒霉。反正人都死了,估计孟聚也不会有兴趣追究他到底什么罪名的。

听南木鹤说完,孟聚吃惊得好半天没说话。他真的想不到,自己本以为是干犯大忌的事最后竟救了自己——以前想着鲜卑朝廷跟婊子差不多,现在想来倒是真有先见之明啊。看到自己实力雄厚兵强马壮,他们马上就眼巴巴地贴上来了。

看着孟聚在那瞪眼发呆,南木鹤轻声一笑:“孟老弟,能有如今的结果,白总镇出力不少。他一再向陛下担保,孟老弟你忠心耿耿,绝对是朝廷不可多得的忠臣良将,所以才能把事情拖到转机的一刻。当然,最关键还是孟老弟你神勇过人,打得边军落花流水,让朝廷刮目相看啊!”

孟聚向南拱拱手,感激地说:“卑职能逃脱大难,全赖总镇大人和南木参议鼎力相助,这份感激之心,真是不知如何表达才好。”

“呵呵,来之前白总镇已经说了,孟老弟若想感谢的话,你就在北疆把拓跋雄看好就行了。”说着,南木鹤突然压低了声量:“孟老弟,你能不能给我透个底?你一下子吃掉了边军的四个旅,你手下到底有多少兵马?不是我多事,只是这事,总镇得心里有数才行啊!”

孟聚沉吟片刻,他低声告诉南木鹤:“参议,目前我手头约有七百具斗铠,步兵约莫三千人左右。”——其实现在孟聚手上的斗铠已经接近一千三百具了,但他习惯凡事留个余地。虽然现在自己与白无沙是站在同一条线上,但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还是手上留点底牌好些。

但即使他隐瞒了一半的数量,南木鹤已经足够吃惊了。他说:“我记得,当初孟老弟你从洛京出来上任时,好像只带了三百五十具斗铠吧?”

对这个问题,孟聚是早有准备的。他含糊地解释说,边军的一些将领投靠了他,还有打下长孙寿的都督府时在武库里也缴获了一批斗铠,所以他的斗铠数目比起起初时确实增加不少。

南木鹤这才释然。其实,就是孟聚不说,东陵卫总署也能猜出,孟聚的实力在北疆有了很大的增长。否则,光凭那三百来具斗铠,如何能吃掉边军的四个旅?

两人聊了一阵,南木鹤对孟聚在武川打仗的经过很有兴趣,问了很多细节。他赞扬孟聚干脆利索地击败边军,为全体东陵卫都争了光。他说,听到孟聚在武川打赢的消息,白总镇连续几天心情都很好。

东陵卫虽说也是大魏朝的军队,但毕竟是一支半内卫半纠察性质的军事力量,与边军这种正规军有很大差距。白无沙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也一直是以此为憾的。现在孟聚以扎扎实实的战绩证明了,即使野战,东陵卫的兵马并不比边军的精锐部队差,甚至更有胜之——部下强悍有力,白无沙不但脸上有光,就是在朝廷上说话也硬气不少。

“孟老弟,若不是长孙家前阵子嚎得厉害,光凭孟老弟你的这仗,白总镇就想把你官职里的‘同知’二字去掉了。老弟只管放心吧,过阵子等风头过去了,我会提醒总镇的,老弟你官升一级,那是稳稳当当跑不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