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节 鹰侯与志士(第3/6页)

唉,也是我们东平不幸,碰上了这么个无法无天的军阀,这样的日子也不知什么时候是头啊!”

张员外唉声叹气,心中却是隐隐奇怪。赵大人是北府的高官——赵大人的官到底高到什么地步,自己不知道,但看赵大人这派头,这官肯定小不了。只是北府的大人物到北疆来,居然不知道孟聚,这消息未免也太闭塞了吧?要知道,孟聚可是北疆的权势巨头,连北疆王拓跋雄都被他打败了,北府是负责北方情报搜集的,连孟聚这样足以影响北魏国势的重量级人物居然都不知道,那也未免太奇怪了。

看出了张员外眼中的疑惑,赵特使淡淡一笑。他转头对那劳护卫笑道:“身为陵卫镇督却把边军给压制了——没想到在这北疆边荒之地,也有这样人物。看来,草莽之中,当真还是藏龙卧虎啊!”

劳护卫笑道:“大人太看得起他了。不过一个窝在穷乡辟岭里作威作福的土豪,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罢了。待到王师开来,他才知道什么是厉害。”

张员外恍然,心想这也对。人家赵大人走南闯北,什么大人物没见过。孟聚这等人,在北疆看来是了不起了,但放在整个天下,顶多也就算个地方豪强罢了,根本入不得人家法眼。

他笑道:“劳大人说得甚是,孟聚虽然跋扈骄横,但他再怎么强,肯定也没法跟朝廷的天兵相比。只是,朝廷不知何时才开始北伐解救我们啊?我等遗民沦落胡尘已久,期盼朝廷天兵,直如久旱盼甘霖啊!”

“张员外不必焦心,北伐乃举国大事,不能轻忽从事。其实,朝廷现在已经开始了北伐的准备。清除西蜀张逆叛党,这就是朝廷为北伐大计做的前奏。平定了蜀中,朝廷才能集中力量来对付鞑子。”

“当然,当然,这是正理。只是,鞑子胡作非为,欺凌良民,吾等遗民实在是忍无可忍了……唉,只盼能早日得见王师,老朽便是死也瞑目了……唉……”

看着张员外流露的失望之色,那赵特使也很是遗憾。他说:“关于北伐的大事,本官倒是知道一点内情,但这是机密大事来着——不过员外是忠义之人,料来无妨的。这样吧,张员外,我可以给你透露一二,但你可万万勿要再跟旁人说了。”

“这个自然。大人放心,老朽知道轻重,这等大事,绝不会对外泄露的。”

赵特使压低了声量:“其实,平定西蜀之役,已经到了结尾时候了,朝廷大军已经逼近成都府,张逆叛党已是穷途末路,指日可平。现在,枢密院已经做了决定,待平了西蜀之后,平蜀大军并不收兵回朝,他们在蜀中稍作休整后,便会直接攻打汉中。届时,朝廷大军将从荆襄、江都和汉中三路同时出兵北伐,对洛京形成包围之势。张员外,你只管放宽了心等着就是了,来年开春天暖之时,鞑子们便被赶走了,北疆指日可待。”

张员外听得十分激动,他使劲揉着眼睛,仿佛里面有无数的泪水已经忍不住要夺眶而出了:“这样,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倘若能看到这一天,老朽纵死也能瞑目了~”

话至于此,席间的气氛更加热烈。对着赵特使,张员外刻意奉承,频频劝酒。席间,他隐隐约约地提起,自己一直忠诚于朝廷,忠于华夏,很希望能为朝廷效劳。将来,待王师收复中原和北疆时候,张员外希望能出来为朝廷分忧。按张员外的说法,他在北方的时间很久了,地方和环境都熟悉,无论做什么事都得心应手,比朝廷从内地派官吏过来更方便。

“赵大人,北边的气候、习俗和民风都跟南边有很大不同。朝廷骤然之间派人过来,小民只怕他们不熟北边风俗人情,会耽误公务的。”

赵大人答应得很是痛快:“朝廷北伐在即,正是用人之际。张员外既然有心为朝廷效劳,我们又怎会不接纳呢?这是好事!当王师杀到时,我们少不得要麻烦张员外您为王师担当内应和指引道路的。员外的忠义之心,当真令人钦佩,来,本座敬你一杯!”

张员外显得有些尴尬:“是是,大人过奖了,小民实在不敢当。不过,大人,小民的意思是,倘若朝廷允许的话,小民还能为朝廷做出更大的贡献……呃,不止带路那么简单……呃……这个,小民对治民之术也是略有涉猎的……这个……”

他越说越觉得为难,干脆就一咬牙:“大人,小民的意思是,哪怕朝廷让小民牧守一地的话,小民也是能胜任的。”

赵特使恍然:“哦,赵员外原来是想当官?”

“呵呵,让大人见笑了,见笑了。这也是小民为朝廷分忧的一片心意……”

“这事怕不怎么可能。”

犹如一碰冻水迎头扑了下来,张员外眼都直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