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节 来投(第4/6页)

刘斌再三恳求,一再保证黑山军确实是诚意来投,并无他意,但孟聚咬紧了牙关不松口,刘斌也无可奈何。

最后,孟聚下了逐客令:“刘军师远来,道上辛苦了,我吩咐下面安排了住处,军师不妨先去歇息吧。其他琐事,我们改日再详谈,如何?”

刘斌失落之意形于颜色,但他还是从容地道:“叨扰镇督大人了。秦玄,你是镇督的旧识了,不妨留下与镇督多多叙旧。”

知道刘斌是打算打亲情牌了,但与秦玄离别已久,孟聚确实也很想和他详谈别后经过。他客客气气地送刘斌出门交给侍卫,然后回转回来。秦玄站在门口,对着孟聚深深鞠躬:“大人,很久不见了。”

孟聚站定了脚步,仔细端详着少年英俊的脸。良久,他发出一声感叹:“秦玄啊,你可是长高了很多呢!”

他走过去并肩比了下,当初只到自己肩头的少年,如今已经高到自己耳际了。

秦玄确实长大了,身形挺拔,目光明澈而坚定,气度沉稳。看到他,孟聚就不禁想起秦玄的父亲和爷爷,虽然只见过一面,但秦家男人的傲气和忠贞给孟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到秦玄已经长大成人了,他们也该含笑九泉了吧?

在孟聚的注视下,秦玄露出了腼腆的笑容:“是啊,今年也不知怎么回事,我的个头长得特别快,好多旧衣裳都穿不下了。孟大人,你还是一点没变啊!”

“来,小玄,坐下,跟我说说,这一年你都去哪了?从洛京回来后,我去找过你,但你却不在原来的住处了。你还是在跟黑山军那帮人东奔西跑吗?”

秦玄微笑着,嘴角弯起了好看的弧线:“这一年,我出去游历了,最近才回来跟军师他们会合的。”

两人坐下,秦玄说了最近的游历和见闻,孟聚听得很认真,赞许道:“小玄,你还年轻,多走些地方增长见识是好事来着。但现在世道很乱,你最好还是回来我这边吧。现在跟以前不同了,你在我这边不必再担心了。现在局面大了,我很缺信得过的人手帮忙,你回来得正是时候。”

秦玄摇摇头:“大人,我不可能做陵卫的。”他微微躬身:“您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

少年依然在微笑着,淡淡的哀伤徘徊在他的脸上,象被风吹过的云霭,一闪而逝。

孟聚醒悟:秦玄全家被灭门,虽然不是东陵卫所为,但却是因东陵卫而起。身负血海深仇的他,怎可能会加入陵卫呢?

“孟长官,您不必介意。事情过去那么久,我也想通了,爷爷他们当时想的是通南朝造反,干这种事,身死族灭那也怪不了谁,只能怨命不好罢了。孟长官,您是个好人,救了我的命,一直待我都很好,这些我都是知道的……只是,要做陵卫,我实在没法接受,只能辜负您的心意了。”

“小玄,你不做陵卫的话,也有很多事做的。秦玄啊,你家里都是世代商户,你可以继承父祖遗业。你回东平来吧,我把秦家的宅子和酒坊发还给你,只要用心经营,相信也能做出一番事业的。”

少年微笑着,言辞却是十分犀利:“孟长官,您坚持要我回东平,是否不高兴我跟军师他们来往呢?”

秦玄把话说透了,孟聚倒是觉得轻松:“不错,我确实有这个意思。”

秦玄要说什么,但孟聚举起手拦住了他:“你听我说完——小玄,我不是有成见,也不是说刘军师如何不好,相反,我很佩服刘军师的气度和才干,如果是朋友,他是很可交的。但是要作为晋身事业的话,黑山军绝不是一条好出路。

小玄,黑山军出身草莽,这些江湖人物,视人命如草芥,粗豪不羁,却是目光短缺。现在恰逢天下大乱,他们折腾得厉害,看起来也有几分声势,但始终只是为王前驱的气数罢了,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小玄,你还年轻,有很多出路。加入这帮乱军,对你将来前程并无好处。”

“孟长官,您一直坚持不肯接纳义军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吗?”

秦玄提起了正题,孟聚倒也不回避:“确实。黑山军匪气过重,难以驯化。论起武勇,他们是确实有一些能打的战将,但沙场厮杀,讲的是规矩和阵型,黑山军这帮人野惯了,见了大阵仗就要垮台的。”

“大人,您担心的怕不止这个吧?您难道就没想过,他们有可能鸠占鹊巢?”

孟聚笑笑,他拍拍秦玄的肩头,很含蓄地说:“小玄啊,这么久没见,你可是长进了。”

“大人,黑山军诚心来投,您若是无缘无故地拒绝他们,只怕会让您的声望有损。我有一策,可以两全齐美。”

“哦?小玄,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办法其实很简单——只招安,不收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