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节 夺城(第4/7页)

孟聚把佰刀扛在肩头,施施然地走过去,在十几步外停住了脚步。

“李赤眉李帅吗?久闻大名,幸会了。”

看到孟聚停下脚步不再靠近,李赤眉如释重负。他打量着孟聚,对方戴着头盔,覆面遮住了他的面目,声音有些低沉,听起来有点耳熟,就是不知道在哪听过了——真是奇怪了,眼前的铠斗士身材高挑而匀称,怎么看也不是那种腰粗膀圆的壮汉啊,他哪来这么可怕的力量,能连杀自己那么多的部下?

有些细节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对方孤身一人面对着整路兵马,还能这般气定神闲,游刃有余,举止自然,这种器宇和格局绝非一般粗鄙武夫能具备——李赤眉一眼就能断定,这铠斗士是见过大场面的,搞不好他在金吾卫那边的地位还在自己之上呢。

对方跟自己一样,也属于大魏朝的高阶武官阶层——发现了这个事实,李赤眉感觉好受多了。这是种很微妙的心态,虽然同样是被迫屈服,但向一个跟自己地位相当的朝廷武将低头,和向一个粗鄙的小兵低头,这两者的心理感受绝对是不同的。

李赤眉抱拳道:“某正是李赤眉,这位金吾卫的武官请了,阁下武艺高强,以一胜众,在下甚是佩服。请问阁下尊姓大名,在金吾卫中担任何官何职?”

孟聚抱拳回礼,沉闷的声音从覆面后传来:“某家无名小卒而已,不敢当李帅垂询。李帅找我有事?咱们都是军汉,现在大家又是敌非友,不兴唠叨,李帅有事就直说了吧。”

“好,阁下快人快语,果然是豪爽汉子!那某家就直说了,请问,我军的拓跋寒都督,他是否落在贵军手上了?”

孟聚微微错愕:“你说什么?拓跋寒都督?”

“正是。我军主帅,拓跋寒都督在昨晚混战中失踪,至今不知所向。所以,某家烦劳阁下请问一声,他是否被贵部俘获?他现在是否还活着?”

孟聚狐疑地盯着李赤眉,目光中流露出诧异——战阵之上,生死各安天命,拓跋寒是死是活,或许你们边军是很关心,但这关我鸟事?作为敌人,就算我知道拓跋寒的下落,可我干嘛要告诉你?

看出孟聚的意思,李赤眉赶紧补充道:“阁下如能将拓跋寒都督交还我方,我们必有重酬答谢!”——这个,就是李赤眉苦思冥想半天之后得出的妙计了。打不得,退不得,走不得,再没别的办法了,剩下的路,只有跟敌人和谈一条。

倘若是别的情况下,边军将领胆敢擅自跟金吾卫私下接触谈判,回去拓跋雄非把他整出屎来不可。但李赤眉却不担心这个,因为他有着绝好的理由——元帅的亲人、拓跋寒都督下落不明,我担心他的安危,不得不与金吾卫那帮贼子周旋接触,这是对元帅的真正忠诚啊。元帅为了自己儿子,肯定也不会怪责李赤眉擅作主张的,只会夸他当机立断应对得当。

有了这个理由,李赤眉也不怕别人说闲话了:我是为了元帅的亲人才如此忍辱负重,难道你还以为我们整整一旅兵马真怕了一个孤身的铠斗士吗?那真是笑话了——任何智力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这样想,大家只当李赤眉是投鼠忌器,顾忌到拓跋寒的生命安全才不得不与金吾卫委以虚蛇。

至于说谈判能不能救回拓跋寒,李赤眉反倒不在乎了。如果金吾卫肯把人活着交出来,那自然是最好,不过李赤眉估计,除非他们脑子吃错药了才会这么做;

更大的可能,是金吾卫那边拒不交人——那倒也无妨,李赤眉同样可以说自己确实尽力营救拓跋寒了,回去以后也算有个交代了,现在也可以撤军走人了。

当然了,李赤眉暗地里打的小算盘,孟聚是不可能猜出的。他在认真地考虑着李赤眉的提议,只觉得荒谬又可笑。

“重酬答谢?”孟聚问:“李帅,你们边军,能拿出什么来答谢呢?”

听孟聚没有一口拒绝,李赤眉立即激动起来:有门!搞不好拓跋寒还真在他们手上?

“阁下,这个好商量。只要贵军能把拓跋都督交还我们,你们要什么都是可以商量的。”

孟聚想说:“可我没啥想要的。”但话没出口,他的目光扫过远方那座灰褐色的城池,灵机一动,出口的话变成了:“什么都可以谈?金城也可以吗?”

“金城?”

“对,你们把金城还给我们,我们就把拓跋寒还给你们。”

李赤眉一下愣住了。他蹙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要救回拓跋寒,花费点金银赎金,这倒无所谓,拓跋元帅再吝啬也不可能在这件事上小气的,但金城……这个麻烦就大了。

作为边军的高级将领,李赤眉很清楚金城的重要意义,这可是打开慕容家防线的突破口,甚至可以说是边军集团通往胜利之路的保证。为了拿下金城,边军损折了三千多战兵,两百多架斗铠,可谓代价惨重,自己真敢擅自把它交换的话,元帅搞不好真要杀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