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节 乱军(下)(第2/3页)

您还在烦恼所谓什么是正道——在末将看来,这种想法,实在……太幼稚!主公,您已是六镇之主,吾等皆为您部属,以您为望。六镇百万军民的福祉安危,皆已托付您手。你不能让我们失望的。

从古至今,能成大事者,无不是坚忍不拔之辈,心志坚硬如钢,即使天翻地覆亦不能动摇。吾等武将,杀戮就是我们的天命,就是我们的正道!无论北魏也好,南朝也好,他们如何,与您何干?我们终究只能靠自己,靠我们手中的兵马和刀剑。

什么是正道?凡举大事者,必须有此信念:我走的路,那便是正道!一旦抉择了道路,纵然前行道上是万人血泊,火海汪洋,吾等亦自当巍然前行——不要说什么北魏南唐,沈家叶家,纵然是高山大海阻在我们道上,我们也要一刀劈开了它!

主公,末将冲动,今晚多有冒犯了,还望恕罪——告辞了!”

……

第二天,孟聚一行的兵马抵达滑台城。滑台城地方官府看到上万人的边军大队过来,当地知府、兵备道都在城外郊迎大军。

易小刀出面接见了他们。寒暄之后,当地官员小心翼翼地提出:滑台城民众欢迎王师抵临,只是僻陋小民见识浅薄、胆子又小,只恐无法抵受王师的虎威,还望将军大人怜悯一方水土,约束军卒,阖城居民皆感怀将军恩德,愿为将军立碑祈祷。

易小刀倒也干脆:“想我们不进城?那倒也行,今天日落之内,拿两千石粮食出来。拿不出来,丘八们饿了肚子,那就别怪我没法约束了。”

听到两千石粮食的要求,当地官员立即哭喊地哀求起来,说是地方贫瘠民众穷困,委实无法为大军筹措这么多的粮草,还请将军大人多多宽容,手下留情。说到动情处,那白发苍苍的老知府趴在地上向易小刀连连磕头,声泪俱下,那凄惨的情形,老虎看了也要落泪的。

可易小刀的心肠比老虎还硬:“府尊大人,滑台城真那么穷?这样的话,某家也不敢劳烦大驾了,我们派遣兵马自个进城去看看就好。”

官员们吓了一跳:真让这帮丘八进了城,损失钱财也就罢了,到时还不知道要糟蹋多少清白女子,多少人家要倾家荡产?唉,没办法了,只能破财消灾了。

双方讨价还价,最后滑台城答应供应大军一千五百石粮草,而易小刀则承诺约束部属不进城,也不滋扰乡里。

协议达成了,当地官员们都松了口气,他们抹着头上的冷汗,一副如释重负的样子。

孟聚混在易小刀的随从里看热闹,看到官员们暗暗庆幸的样子,他心中苦笑:可怜的人们啊,你们可知道,要不了几天,同样的事还会再上演一次了。当洪天翼率追兵赶来时候,你们就好好跟他解释为什么要给叛军供应粮草吧。那时候,洪都将的人马,只怕不是区区一千五百石粮食能打发的了。

在滑台城敲诈了一批粮食,兵马继续北行。四天后,大军抵达邯城,这次由关山河出马与当地官府接洽。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当地官府好像听到了什么风声,对待关山河的态度竟是异常强硬:大军过境,我们不妨碍;但要想我们提供粮饷和协助,抱歉,没收到上头的通知和行文,那也是休想。

关山河吃了个没趣,灰溜溜地回来,破口大骂邯城官府不知死活。

旅帅们团在孟聚跟前,神情间都是隐有忧色——区区一个小城拒绝协助,这没什么。但令他们担忧的,是边军的态度。很显然,洪天翼已经抢在他们前面,派人通知沿途官府莫要给这支乱兵提供粮饷了,前面的道路将不再是一路平坦了。

事情发生早在孟聚的预料中,他的态度倒是很平静:“关旅帅!”

“末将在!”

“点齐你的兵马,进城去跟邯城官府好好谈谈,跟他们讲讲道理!”

关山河精神一振:“遵命!只是镇督,这个道理要怎么讲?”

“既然当地官府把我们视为乱兵,拒绝协助,那我们也只好尽乱兵的本分,做些乱兵该做的事了——明白了吗,关帅?”

“末将明白了!镇督放心,末将绝对会让那帮人明白道理的!”

当晚,关山旅兵马撞破邯城的南门,黑夜中,大群乱兵举着火把顺着城道呼啸而至,蹄声轰响全城。邯城兵备道率领一群守备兵堵在街上想阻挠乱兵,结果被斗铠一冲即垮。邯城知府躲在府中,但被乱兵冲入,乱刀砍死,他满门十五口人亦同样被杀。

乱兵全城大掠,当晚,邯城中火光冲天,到处都是轰隆的军队行进声、叫骂声、噼里啪啦抢砸的声音,哭喊声震天,那火光燃红了一方的天际,即使十余里外也看得清清楚楚。

孟聚伫立在营帐外,望着北方地平线上那大片的通红火光,他的心情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