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梦(九)(第4/4页)

孟聚琢磨好一阵,才想明白了事情的缘故:并非林佳音的技艺比不上欧阳青青,而是她们两位所处的环境和氛围不同。北疆东平是抗击塞外魔族的前沿,边关将士扎边于此,守土卫国,民风剽悍。

在那里,人们崇尚的是男儿至死心如铁的豪迈,壮士朝生夕死一杯酒的悲壮,男儿轻生死,重离别;欧阳青青身处边塞,身处此种氛围下,久闻边疆故事,她很明显受到了影响,舞为心声,她的歌舞里很自然带出那种“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壮烈,那种敢死冲阵般激烈的决绝感,是灵魂感染的力量才会令自己感同身受,震撼巨大。

而江都这边则是升平已久,民风享平,这里的民众崇尚的是风流文雅,诗书礼乐。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氛围下,也造就了完全不一样的艺术家风格,自己身为边将,自然更喜欢欧阳青青的那种激越风格了。

孟聚还在胡乱遐想的时候,一曲奏罢,歌舞已是结束了,众人都是轰然叫好。

李秀玉坐回了孟聚身边。一曲舞罢,她已微微出汗。她轻轻摇着扇子,一股清新芬芳的女性体香传入孟聚鼻端,也不知是她的天然体息还是脂粉香味。

刚才自己跳舞的时候,孟聚一直显得若有所思的样子,并没有跟其他人一样投入,李秀玉也是看在眼里的。她歉意地对孟聚说:“孟大官人,您这样的贵人见多识广,肯定见过更精彩的歌舞。吾等姐妹的粗浅技艺,怕是入不了法眼,献丑了,还请多多包涵。”

“李大家过谦了。方才的歌舞甚是精彩,尔等的舞技可谓已至化境巅峰了。只是有些东西,已是超出所谓‘技艺精湛’的范畴了,那是勉强不来的。”

孟聚说得高深,李秀玉一愣,她还在回味着孟聚的说话呢,那边的李朝阳已出声了:“久闻李大家不但精通歌舞,还擅长诗乐才艺。李大家的雅名,吾等是久闻了。今晚吾等在此聚会,在此冒昧,想请李大家赋诗一首以贺,让吾等开开眼界,不知李大家能否答应?”

李秀玉愣了下,她没有出声,却是先望向了孟聚,不出声地用眼神探询他的意思。

孟聚不露声色,心中却是诧异:这李朝阳,莫非是不懂规矩?今晚,既然已安排了李秀玉陪自己,那按照礼节来说,其他人是不能随便招惹她的。即使说李朝阳真的很想听才女作诗,那你也该先找孟聚请求,征得孟聚同意了才能请她。

当然,如果大家彼此是熟不拘礼的朋友,也不是非得讲究这些。但问题孟聚和他们今晚只是第一次见面而已,根本谈不上熟,李朝阳这样做,那简直是把孟聚当不存在了——他是真喝醉了,还是故意如此的?

孟聚垂下了眼帘,他沉声说:“既然李公子既然有此兴致,那你就试试吧,且当给诸位贵人助兴好了。作不出来也不要紧,不必勉强。”

既然孟聚发话同意,李秀玉就好办了。她站起身,先是自谦了一番,说奴家以往虽薄有诗词虚名,但其实才识浅薄,怎敢在诸位大贤面前卖弄?但既然是诸位公子有请,她不得不勉为其难,就此献丑一首,还望大家见谅。

说罢,她沉吟片刻,当场口诵了一首诗赋,纪念这次众人泛舟赏月的雅事。孟聚听着,觉得那用词和意境倒也只是平平,但仓促之间能做出这样,已是很不错了,已是不负才女之名了。

在这个时代,流行的诗歌还是乐府诗和歌赋,无论是体裁还是用词都还不成熟,也不怎么讲究平仄音韵,甚至连对称都不很严格,远没达到唐诗那种巅峰造极的美感和艺术成就。

看着孟聚皱着眉闭目,像是在品味方才李秀玉的诗赋一般,李朝阳笑道:“孟官人,您如此思虑深沉,莫非在诗赋一道上也有涉猎吗?如果有什么佳作,还望官人莫要吝啬,与吾等分享一下如何?”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都是大蹙其眉,纷纷责备地望向李朝阳——方才孟聚已明摆着不擅文采了,你这样说,岂不是故意出他的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