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沈追的身世。(第3/4页)

此时人皇前往南海与天外。

而护国公沈尹,为三路大军提供粮草,稳定大后方的东部洲,不但要面对极东之地的异族,还要负责这三路大军的后勤以及东部洲的国朝稳定。

“最后收复九州的大战打响,沈公在后方维持各方,做得滴水不漏。三路大军也频频传来捷报,神武候柳如钦先灭后郦,攻入皇城。”

“神光候范毅,剿灭萧吴,收复了南部洲。”

“可以说,沈公当时虽然没有多少战功,但大周的开立,在那段最艰难的时间,这位总揽后方大权的宰相,功不可没。任谁来做,都不可能再做得更好了。”

“那后来呢?”沈追下意识问道。“为何我一路上,都没有听到过这个名字。”

“后来……”赵王回忆道。

“国朝内出现了一些问题。”

沈追敏锐的注意到赵王的脸上有些惋惜的神色,顿时竖起耳朵听着,不肯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三路大军频频告捷,陛下也传回了一道消息回国朝。”

“那就是……先破王城者,封一字并肩王!”

“什么?!”沈追心头微微震。

一字并肩王,字面意思就是拥有与皇帝比肩的地位的一字王。属于王爵的最高一种。通常在其王爵前冠以古代国家的名称,如“韩王”、“齐王”、“赵王”等等。王爵名称往往以其本人的姓氏开头!

“从这里开始,一路顺风顺水的大周三路军,也出现了问题。”

“三路大军出发时间同步,但进度却各不相同。其中冠军侯杨安速度最快,不到十年间,就收复了半个西极洲。”

“神天候范毅第二,十年间,萧吴王城在望。”

“倒是神武候柳如钦,因为后郦的势力更庞大一些,所以进度稍慢。”

“为了争这无上的一字并肩王荣耀,神天候范毅贪功冒进,不断向后方请求大批物资和兵力。可是人一急,反而是导致失误不断,速度不快反慢下来。”

“冠军侯杨安深入北极洲,被宗派界围攻至死。”

“最后反而是神武候柳如钦,得以率先攻破后郦王城。”

“可是最终,柳如钦自辞一字并肩王,并且上书人皇,言一字并肩王名头逾礼,无人可与人皇并肩,应当废除此封号。”

“到头来,一字并肩王这个说法就不存在了,日后的封王,虽然也有姓氏王侯,但已经没有了这层含义。”

听赵兴说完,沈追也是唏嘘不已。

最有希望的,和最想封的,都没封城。反而是最末的神武候,得了这个荣誉,却反而不在乎。

“最终,冠军侯身死,柳如钦弃武从文,放弃一切爵位,专心研究经史典籍。神天候范毅,封吴王。不过没人再提及并肩王之事,这也只是二等王罢了。”

沈追点了点头,随即又想起来什么,顿时问道:“那沈公呢?”

“因为杨安身死,沈公觉得自己派兵救援不及,深感愧疚,便引咎辞退了宰相一职。虽然这其实和沈公没多大关系。”

“最后国朝举行封赏大典,沈尹只封了一等护国公,其中既有无战功不得封王的理由,也有沈公推辞不肯当王的原因。”

“竟然还有这等历史。”沈追不由得唏嘘不已。

可他还是没想明白,后来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没听说过沈尹的名字,朝廷有为何觉得亏欠?这和自己被封冠军侯又有什么关系?

赵兴看了一眼沈追,继续道:“天命五百年,梁王崛起,西极洲基本可以说平定。也就是那个时候,陛下对天外势力大罗圣地宣战用兵,护国公沈尹被起复,派往大罗天,诸多王侯出动。”

“然而战争进展的并不顺利,一直打了一百多年,甚至可以说,略有颓势。”

“就在这个时候,一场大败传回来了。多名武侯战死、大量的高手陨落!”

“与此同时,天外突然传来护国公沈尹反叛的消息,而从其封地内,搜罗出来了大量的叛乱证据,更是查出护国公的两个儿子,尊者巅峰级的两名武侯,被大罗圣地灵魂控制!”

“铁证如山,护国公沈尹一族,全部在一夜之间连根拔起,夷五代族人,有关护国公的记载,全部被封档,不许再提及。”

“直至三年前,毁宗弃庙的国策推行,许多东西都暴露了出来,朝廷也发现了很多东西,最后证明护国公,是被冤枉的!”

“可惜啊……”赵王叹了口气道。“此事已经过去了一百四十九年,沈氏族人,死的死,失踪的失踪,几乎没有人活着的人了。”

“而你,就是沈公的第五代子孙,沈康为的儿子!”

“我、我是沈尹的后人?”沈追此时的震惊,已经变得难以复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