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人才济济阳曲县,民风淳朴太原城(第3/3页)

不开路引的,就是支持朱允炆。

不过这样的确很有搞头,朱允熥会喜欢的,如果检验出山西绝大多数官员都支持他,那么其他竞争者就几乎没戏了,毕竟山西这样偏远的省份都这样,其他省也没什么悬念。

民心所向。

官员拥戴。

大义名分在手。

谁还能与他斗?

杨丰带着挥舞斧头的青壮,浩浩荡荡走向晋王府正门,不过后者的反应也很快,紧接着晋藩护卫们就开始登上城墙,在杨丰到达御道时候,徐辉祖已经带兵等候。藩王的王府同样也有御道,从晋王府直通承恩门的大路就是御道,实际上也是禁止平民通行的,不过杨大使就无所谓了。

“贵国皇帝陛下有旨,杨某可以走御道。”

杨丰很干脆地说道。

“大使可以走御道,但这些百姓不能犯禁。”

徐辉祖说道。

“但我就想让他们犯禁呢?”

杨丰说道。

“大使,大王可因此下令护卫捉拿犯禁百姓。”

徐辉祖说道。

他在告诉杨丰,如果这些百姓犯禁踏上御道,那么晋王有权给护卫下令捉拿,不过是晋王护卫,他的太原卫不会介入,因为这不在他的职责范围,所以……

“懂了!”

杨丰转头看着后面浩浩荡荡的青壮。

“我现在就问你们,敢不敢走御道!”

他喊道。

“敢!”

那些青壮一片吼声。

刚刚砸了县衙的他们现在正胆子肥的很。

“那若晋藩护卫因此捉拿,你们敢不敢抗拒?”

杨丰喊道。

“敢!”

还是整齐的吼声。

“民风果然淳朴啊!”

杨丰感慨道。

这可是刚刚结束乱世混战才二十年的三晋百姓,刁民纯度极高,而且藩王府的御道,又不是皇帝御道,估计平日也没少有人走。

说到底这种制度本来就不合理,御道通常也是贯通城内的干道,老百姓不准走,那就等于要到另一边城区就得绕过巨大的王府。明明百十步就可以过去,但仅仅因为一条很少被使用的御道,就必须多绕好几里,这种制度毫无道理。

“那就走,都一样是人,凭什么他朱家人能走这条路,咱们就不能走?在京城我承天门御道也走的,如今不过是个藩王御道,凭什么不能走,走,都跟我走,当年陈胜吴广都能喊出将相王侯宁有种乎,如今难道老百姓连条路不能走!”

杨丰喊道。

紧接着他绕过徐辉祖,走向前面的御道。

“大使,这御道不能走!”

后者头也不回的说道。

然后那些青壮拎着斧头也从他身旁走过去。

他后面那些士兵默默看着,青壮们直接从他们中间走过,在杨大使带领下走进御道,然后转头浩浩荡荡走向王府大门,城墙上护卫士兵们严阵以待,看着他们一个个挥舞斧头,就这样迅速淹没御道,堵塞了王府出城的大路……

“大夏国使者杨丰,请晋王出宫相见!

杨某携十万民众,以干戚之舞献于殿下!”

杨丰对着王府吼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