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八旗改革

正当弘晞双脚悬空坐在乾清宫偏殿的黄花梨木书桌旁, 边听着站在桌前的汉学师傅梳理昨日所学的内容,边在心底里对乾隆这“认哥做儿”“没大没小”的行径表示深深谴责之时,站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们也都瞧着最上面空空荡荡的龙椅与最前面一排皇子们所站的位置, 面面相觑、互相大眼瞪小眼。

今日的朝会对于康熙朝的满汉官员们来说可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看到的稀罕光景:

一向勤勉, 没有特殊情况会日日御门听政的万岁爷竟然“旷工”了足足大半个时辰!

更让人惊奇的是不仅万岁爷错过了早朝的时间点, 上朝听政的太子爷、直郡王、诚郡王、四贝勒、五贝勒、七贝勒、八贝勒也都齐齐迟到了!

好家伙,父子八人这是在大夏天中同时睡过头了?

因为今日份的异常而浮想联翩的官员们你瞧我,我瞅他,左等右等,直至巳时二刻, 终于陆陆续续等到了姗姗来迟的皇帝父子们。

不过父子八人脸上如出一辙眉头紧锁的严肃表情却瞧着不像是睡过头的懊恼模样,这也使得百官们纷纷收起了脑海中乱七八糟的思绪, 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的朝政之上。

等几件要紧的政事商谈完后,已经临近巳时末了。

众官员们又清楚地听到站在最前面的一排皇子们肚子挨个“叽里咕噜”地唱起了空城计,甚至坐在龙椅之上的万岁爷都隐晦的用带着玉扳指的右手摸了摸干瘪的肚子,这副模样完全就是错过早膳,肚子饿的狠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得皇帝父子们今日不但迟到了还连早膳都顾不上吃?百官们八卦的心思又在这一刻翻涌了起来, 原本以为站在龙椅之侧的梁总管应该极其有眼色的宣布退朝,伺候皇上回寝宫中用膳了,谁曾想竟然看到身穿明黄色朝服的万岁爷轻拍了两下龙椅扶手,一脸感慨地说道:

“众位爱卿们,不怕尔等笑话, 朕今日醒迟了, 原因是由于昨日带着皇子们与小太孙微服私访时,在宫外瞧见了不少超出朕意料范围之内的事情, 令朕昨晚躺在龙床上辗转难眠,直到大半夜, 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忽入梦中来,翁库玛法与汗玛法苦口婆心地向朕讲了一番话,使朕感受颇深,想要拿出来与诸位卿家好好聊上一聊。”

百官们听到这话,鉴于以前每回圣上又双叒叕白龙鱼服、在打着祖宗们的名义说事时,都会在朝堂上掀起三层惊涛浪的过往,满朝文武们全都屏住呼吸,紧张的将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处,支棱着耳朵俯身恭敬道:

“儿臣/奴才/微臣愿闻其详。”

康熙抬了抬手,蹙着眉头从龙椅上起身,双手背后边在御阶之上走动着,边叹息道:

“当初骁勇善战的八旗军跟随先帝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如今一晃眼也有近一甲子的时间了,朕万万没有想到也就这两、三代人的功夫,八旗生计可成一个不小的问题了。”

“昨日朕在京郊的民人村落中意外见到了不少在内城中失去房子的贫苦旗人,等到了那外城的娱乐之地又瞧见衣着光鲜的旗人当着朕的面买东西赊账不给人家摊贩钱,腆着脸做起了老赖!提个鸟笼、捧着个蛐蛐罐子、一脸悠闲地在八大胡同中游街串巷的闲散旗人们更是数不胜数!”

“两者对比鲜明的模样是朕从未想过的,不满三周岁的太孙见到那些闲散旗人们,还一脸稚气的对朕疑惑询问道:汗玛法,孙儿不懂,为何孙儿与阿玛、大伯、众位叔叔们平日里都得刻苦读书,玩乐的时间甚少,这些八旗子弟们没有咱们爱新觉罗一族尊贵,怎么还能过这般悠闲享乐的小日子呢?八旗子弟们如此幸福,简直比皇子龙孙们的生活还享受!等下辈子了,孙儿也要做个八旗小米虫,这种不用辛苦读书、办差还有朝廷供养着的日子简直是太快活了!”

站在底下的众臣们听到这话眉心皆是重重一跳,反应过来万岁爷这是生出想要改革八旗制度的心思了。

腹中饥饿的七位皇子也都不禁用余光互瞄了一眼,准备待会儿见机行事,接他们老父亲抛出来的话茬子。

“实话说,太孙这奶声奶气的天真问话听的朕心中一梗,汗颜不已,半夜入梦的太祖高皇帝也气得脸色通红,用手指着朕的鼻子,连声唾骂道:爱新觉罗·玄烨,你身为帝王,上三旗的旗主,统领八旗,平日里究竟是如何治理八旗的,竟然使得现如今一些家境优渥的旗人早就忘记了先祖们浴血奋战、筚路蓝缕开创基业的艰辛,失去了质朴的本性,沾染上了好逸恶劳的作风,这样下去他们很容易被朝廷养废了,若再有战事兴起,怕是这些人很难指望上。你若再放任他们这些人这样整日躺着吃喝玩乐,莫不是想要早早断送我大清基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