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章 九品功德金莲(第2/3页)

那时他便知道,取经人必死无疑,佛门彻底完了。

他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兴奋,因为他发现不仅是灵山,天庭似乎也发生了相似的浩劫。

这也就意味着,地仙境的他,岂不是能在人间为所欲为?

不过出于谨慎起见,他还是先潜入大唐,吞了一个名为那迩婆娑寐的僧人,再变成他的模样,故意被王玄策俘虏,打探人间情况。

当确定人间只有一个疑似成仙的李道玄,以及青冥界的鬼仙娘娘算是有些威胁外,其余人都不足为虑,他便直接‘开悟’,自称是阿难尊者转世,成为了天下无敌的圣佛。

体验过天仙境的美妙,他自然不甘心停留在地仙境,便想起了阿难尊者曾说过的话,李世民乃是中天紫薇北极太皇大帝的分魂转世,于是一个大胆的炼丹计划浮现在他的心中。

李世民有人道之力庇护,万法不侵,他便将目光放到了太子李承乾的身上……

回忆结束。

李道玄睁开双眼,露出一丝凛然杀机。

一切都豁然开朗。

他终于明白了,为何每当自己说他偷了阿难尊者的金身时,妖僧都表现得极为激动,原来是恼羞成怒。

显然在他心底深处,对阿难尊者还是有一丝愧疚之心的。

对于这种背信弃义的小人,李道玄非常不屑。

迦叶尊者勇敢无畏,赤子之心,阿难尊者与佛圆寂,舍身饲魔,他们的精神和胸怀都让人佩服,却都没有唤醒它心中的佛性,实在令人唏嘘。

心念一动,一缕缕金色的火焰在掌心跳动,落在大蟒蛇神的残魂上。

几声惨叫后,这位昔日的天龙八部众,佛门的大蟒蛇神,也是法海的前世,终于身死道消,魂飞魄散。

一瞬间,《荡魔天书》大放光芒。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于潇湘斩杀大蟒蛇神,获得奖励——仙器【九品功德金莲】!”

“九品功德金莲,先天化生,气运至宝,乃西方教镇教之宝,端坐莲台,无物可破,诛邪不侵,悟道入妙,若同时默诵《佛说三十七品经》,或可有神妙变化。”

见到九品功德金莲这几个字,李道玄目光一亮。

好东西!

传说鸿蒙开辟后,世间有四大莲花,分别是功德金莲,灭世黑莲,业火红莲以及净世青莲。

其中净世青莲最厉害,有三十六品,开天的盘古便是在其中酝酿而生,后为天道所不容,便一分为三。

红花变为太上老君的盘龙扁拐,白藕变为元始天尊的三宝玉如意,青莲叶变为通天教主的青萍剑。

故而红花白藕青莲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除了净世青莲外,其他三种莲花都有十二品,皆有神妙,但是功德金莲却被鸿蒙凶兽蚊道人吸走了三品,从十二品跌为了九品,威力大降。

李道玄突然想起,玄奘曾给他说过,洛阳之战时,他的元神感知到了灵山,看到那里空空荡荡,却有一朵九品功德金莲,上面还有着一只佛祖的断手。

之后玄奘诵经引动那断手降世,如五指山般镇压摩罗。

这也就意味着,灵山之中,有着一朵九品功德金莲,那天书奖励的这朵,和灵山中的是同一朵吗?

还是说,天书直接又创造出了一朵九品功德金莲?

另外就是天书中的最后那句话,端坐莲台时,若默诵《佛说三十七品经》,或可有神妙变化。

李道玄当即唤来鲛人,让她派人去寻《佛说三十七品经》。

而后他继续望着玉姐,刚刚因为获得九品功德金莲而有些激动的心情迅速冷却,他紧皱眉头,露出一抹忧色。

收获颇丰,但让他不解的是,在大蟒蛇神的记忆中,竟然真的没有关于玉姐人魂的下落。

他给玉姐下毒,是想以之为饵,试探自己和娘娘是否还在人间,并没有其他目的。

除此之外,他甚至都没有能力强行带走玉姐的人魂。

李道玄敏锐地意识到,在他和妖僧的对抗中,还悄然存在着第三个人,那人似是知道他会回到人间,故而从不现身和妖僧对抗,只在背后悄悄布局。

妖僧下毒,那人便提前一步收走玉姐的人魂,让李道玄以为是妖僧所为,进一步激化矛盾。

那人到底是谁?又有何目的?玉姐的人魂又在哪里?

李道玄眸光微垂,一片寒意。

鲛人走来,觉得殿中好似冰窟,身躯忍不住颤动,半晌才恢复平静。

她有些不敢直视李道玄,道:“国师,那《佛说三十七品经》……没找到。”

“为何?”

“因为这本佛经,据说在南朝时便失传了,现在已成绝迹。”

李道玄负手而立,露出沉思之色。

永夜也在南朝,这本佛经也是于那时失传,怎么会这么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