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七仙和乞巧(第2/3页)

几人交流的过程中,弥罗的目光却是不由看向了另一边。

那是忘忧所在山谷外围,七仙女因为感悟气象云霞之道外出采气,不承想弥罗召请忘忧,助其突破,成就半神之尊,连带着她们这些跟随忘忧仙的精魄也是分润了一些好处,气息交感之下,感悟有所互通。在忘忧仙从七仙女身上获得繁荣、不老、宁静等领域的信息时,七仙女也是从忘忧仙的身上获得了部分生机和庇护等领域的概念。

一时之间,七位精魄女子周身霞光阵阵,照耀一方,草木生长、甘泉涌动,引得四周居民靠近。

对于这些人,七仙女原本并不打算理会,可偏偏忘忧告诉她们随着阿泉化龙,她们也是该外出行走一二,传播信仰,收拢愿力。

这也导致,七仙女在四周居民靠近之后,没有选择离开,或者施法阻拦,而是同他们交流起来。

期间,七仙女为了加大影响,同样为了让自己的留下的东西更受人重视,还设置了一些考验,非要有人过关,方才赐予一二。

当然,对于那些确实困难一些的难题,七仙女也是会暗中帮助,甚至以某些人勤勉、真诚、心善等等理由,将原本的奖励赐予。

一来二去,不少人从七仙女手中获得了嘉奖,弥罗的目光也是在这个时候落下。

在弥罗的眼中,七仙女此刻做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在占据这片土地信仰,甚至逐渐成为一地正统的行为方式。

他依靠已经被掌握的正统神职,配合就职翡翠君王后获得的少许【命运】领域的力量,稍稍干扰了一下未来,便是以三清气加持自身,观望未来。

这次观望只是单纯地以七仙女为视角,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干扰,只能作为专属于七仙女未来道路参考,不具有了解未来局势的作用,因此消耗极小,看的却很广。

在弥罗看到的诸多未来之中,这七仙会因为这件事情,而得到此地的部分信仰,成为此地信奉的精魄之一。

而在弥罗看到最好的一个未来之中,此地居民会因为七仙女外出的时候云霞翻滚,霞光阵阵,又喜欢以一些颇有难度的小游戏考验众人,称呼她们为云霞七巧女。

并且,根据七仙女的恩赐,他们创造出不少对应的祭祀方式。

例如因为七仙女先前感悟忘忧仙的领域,衍生出植被和甘泉,这两样东西,都获得了少许生机领域的影响,在短时间内具有一定治疗和驱散负面能量的作用。

因此,当地百姓便是在祭祀的时候举行接露水、游河水、储七夕水、种生求子等等仪式,虽然大多数仪式的作用微乎其微,但些许治疗效果,对于普通人而言已经是非常珍贵的礼物,很好地巩固了七仙女的信仰,进而让更多的人开始研究七仙女,试图从中找到其他祭祀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便有人因为七仙女考验人的小游戏,衍生出一系列游戏的方法,将其称之为斗巧,试图带来变化,最后不想诸多斗巧的游戏都没有发挥作用,反而是当地衍生出一套名为斗巧的游戏方式,看得弥罗颇为好笑。

最后,七仙女恩赐的东西大多是她们以云气编制的布料,又被一部分极端崇拜七仙女纺织技巧的人们尊为司掌纺织的精魄半神。在他们看来,既然祭祀七仙女的仪式那能够发挥作用,代表着七仙女本身是神性精魄,多年祭祀后必然是半神一流。

而在弥罗看到的未来之中,这番言论出现的时候,依旧偏向于专精于云雾气象之道的七仙女也确实是向着半神转化。

‘但这样的速度还是慢了一点啊。’

弥罗观察七仙女最好未来后,默默计算一下她们彻底成为半神的时间,对比一下如今受龙之土的局势,暗暗摇头,表示七仙女如今在这片区域内留下的痕迹还是太浅薄,想要形成信仰还是太麻烦,他需要加快一点节奏,推进一下进度。

弥罗脑中灵光飞舞,很快就想到了昔日函夏当中的七曜节,那个节日原本函夏官方祭祀太阳、太阴、重华、太白、伺辰、荧惑、地侯七大星辰的节日。

只是七曜高渺,凡人祭祀甚少降下神迹,最终被源自于太虚幻境的七夕取代。

而当时作为函夏同七夕神话类似的织云神女也是顺势在云霞权柄之外,扩张了纺织和庇护两项权柄,甚至在不少地方视作情侣、妇女、儿童的保护神,称呼上也是多了巧娘娘、七娘、七姐等。

如今,七仙女的变化,同那织云神女也是有些类似。

弥罗回忆了一下昔日这位神女成道之后的举动。

‘我记得这位织云神女在晋升四品时候,许下大愿,每年七巧节这一天都会往来九天,采集七曜光辉,散入人间,供人乞巧。当日只要有人完成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兰夜斗巧等等乞巧的小仪式,便可以将自己的愿力化作一根根丝线散落在天上,甚至顺着冥冥之中的联系,向着对应的仙神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