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长宁的可怕底蕴(第2/4页)

唯有诸如紫霄天雷峰、明王琉璃殿等传承之脉,因为比较擅长战斗而非生产,因此在总体收益上,相对就欠缺许多了。

眼馋之余,就只能眼巴巴地指着王璃瑶,多分一些资源给他们了。

就在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中。

一只青色的灵禽如一道闪电般飞进了凌云殿中,扑腾着翅膀停在了王璃瑶的胳膊上。

她取下灵禽带来的信件,仔细阅读后面色渐渐严肃起来:“诸位真人,是时候开始行动了。即刻起,凌云圣地开始全面备战域外战场。”

紫霄真人等几位强者闻言,顿时精神大振。

对于他们这些更加擅长战斗的玄武修士而言,域外战场才是他们大显身手的平台,相信璃瑶小圣主定会带领他们赚取大量功勋。

“传令下去,【春雷行动】即刻执行,全国进入动员状态。”

“是,小圣主。”

众神通境真人纷纷应诺。

……

长宁卫城。

这座仅有七百载历史的新兴之城,因最近两百年来长宁王氏的崛起,已经名动整个大乾。甚至于,连很多其他国家和仙朝的人,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从不同的渠道听说了这个名字。

朝廷欲改革地方官府体系,在一定区域内设立【县】级行政单位,自然要从长宁卫所在的陇左南六卫率先开始。

长宁县的临时府衙,就设立在长宁城中。

从今往后,长宁卫便不再是【陇左郡长宁卫】,而是【陇左郡长宁县长宁卫】了。

而长宁县的管辖范围,便是包括长宁卫在内的南六卫,其主政长官称为【县守】,要求是修为须得达到紫府境境,曾立下过足够的功勋,并且有一定的管理地方的经验。

长宁县的第一任县守大人,乃是由帝子安钦点,名为【王定族】。

没错,就是长宁王氏“定”字辈的三老太爷,王定族。

他一直都在军武体系之中发展,并受到朝廷军武体系的“重点栽培”,王氏对他的资源支持也从来没有断过。

如今的王定族已经两百三十岁出头,修为也已经跨入了紫府境,并成为了军武体系中的一方大佬。

帝子安将王定族委任为长宁县县守,自然是摆明了态度,不想插手长宁地区的大大小小事情。

你王守哲不是不想封王么,不是不想管事,就爱当个“土大帝”么?

那索性,就让你王守哲彻底成为“土大帝”,在长宁县范围内绝对是说一不二,如此,你王守哲自然要对整个长宁县的发展负起责来。

如此一来,长宁县六卫,就成为了真正的特区,王氏在此的地位和话语权甚至远远超过了朝廷。

此刻。

长宁城县守府中,陇左学宫的动员使已经抵达。

此次“春雷行动”,由紫府学宫和地方官府同时发起动员令。

此次紫府学宫派来长宁县的动员使,自然也是和王氏关系颇佳的长春上人。他还是王守哲名义上的师尊。

原本按照他的年龄,早已经到了大限,怎奈他本身因为长生树的缘故寿元就比一般的紫府境长,再加上长生树晋升为九阶后,又是反馈了他一大波寿元。

以至于如今的长春上人反倒是有了些许返老还童的趋势,犹若那童颜鹤发的老神仙一般。

当然,若论单打独斗的战力,长春上人依旧是陇左紫府学宫各上人中垫底的存在。

随着动员使长春上人的抵达,一道道动员令,也在官府和学宫弟子的派送下,被送到了各世家手中。

与此同时,各种宣传手册和口号也借由各种途径在长宁县中扩散开来。

一时间,整个长宁县都沸腾了起来,大大小小的世家都接受动员,开始根据自身情况和官方需求,在家族内部进行协调。

……

长宁卫城以西,有一处肥沃的三角洲地带,名为【宁西镇】。

宁西镇上比较强大的世家,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宁西党氏,一个是宁西梁氏。

其中宁西梁氏早先颇为落魄,又和王氏的世仇平安刘氏有姻亲关系。以至于当年宁西梁氏的灵台老祖梁浩峰,曾经犯下过低级错误,在决战之时站队站在了刘赵两氏阵营中。

好在梁浩峰醒悟得及时,事后不仅主动认错,积极给出了赔款,还费尽心思和长宁王氏打好了关系,所以王氏非但没有为难梁氏,还在未来的发展中和宁西梁氏合作进行了粮种种植、灵种种植,渐渐地令宁西梁氏缓过劲来。

而宁西梁氏梁浩峰也极为识时务,一门心思的抱紧王氏大腿,碰到逢年过节或是王氏办大事,都会第一时间送上大量贺礼。此外,还将嫡脉女子梁慕青嫁到了公孙氏,形成间接联姻。

一晃一百几十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