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闲扯淡……(第2/2页)

赵林海插话:“对的,我以前看《实话实说》,就有一个《心灵捕手》这样的故事……”

“嗯,中国很大,故事很多,而且我们不比他们差……”

“说的好,来,干杯!”

几个人举杯——喝的啤酒……

大家都是圈内人,聊得自然也是圈子。

当然啦,先聊的是王硕——他的新书《我的千岁寒》,宣传的有点过了,各种上蹿下跳,逮谁喷谁……

骂余华、贾平凹、余秋雨……

反正能得罪的都得罪,顺便吹嘘自己的小说——‘《诗经》算什么东西,只有《道德经》能媲美’……

其实,99年的《看上去很美》销量40万册,他就已经过气了,这次之所以到处吹逼,无非是为了卖书!

《我的千岁寒》卖的更不咋地,一个月销量不到20万……

“偶尔的成功,让他在迷途上流连忘返……”

“时代抛弃他了……”

“我觉得他写的东西没那么是有生命力了……”

沈旭东有不同意见,一群人讨论了半天,他才道:“其实,一个作家的创作能力和男人的功能差不多,18岁20岁多的时候最喷勃,虽然技术缺点,但是灵感多得简直感觉用不完,可以随便喷洒……30多岁左右达到巅峰,精力没太衰退,技术也达到娴熟了;

40岁以后创作力急剧下降,一年不如一年,有心无力,力不从心……

其实,大作家50岁死了也不影响在文学史上的定位……对了,托尔斯泰那种70多还能写大部头的属于罕见的天才!”

“那王硕呢?”

“别急啊,有种男人,体力也好,技术也熟,硬度也够,但就是精神上太容易兴奋了,所以导致时间很短……王硕就是典型的创意多而耐力差,你看他年轻时候写的小说,金句叠出,但是本本都烂尾,他没有耐心好好经营一部小说,耐心也是一种能力,当然可以靠吃药能延时,但是不自然……年轻时候都搞不定,现在老了,更不行了!”

赵林海总结:“别说的那么直白……其实,创作这件事,它是有巅峰期的,有高潮就有低谷,写作是需要力气的,真正厉害的作品,大多都是在作家壮年期完成的,极少有人可以在晚年,创作出登峰造极之作……作家过了40岁,一部不如一部是正常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