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首映(第2/2页)

但陈识最终换来了天津武行和军界的认可。

庆祝席间,他纠结许久,还是忍不住要为徒弟讨个公道。

当义气压过利益,末世的江湖终露出回光返照的亮色。

最后那场巷战,甄子旦再度上演从早上打到晚上,中间还歇下来,吃了碗面……

这场打戏足足持续了八分钟,兼具美感还有实战性。

沈旭东不是徐浩峰,搞不懂为什么会有人觉得徐浩峰的打戏好看……

武侠动作片发展了那么多年,从邵氏硬桥硬马的功夫片,到成龙充分运用道具环境空间的动作设计,再到徐克黄飞鸿的潇洒写意宗师气度,最后是融入了现代搏击的现代动作片,中间还有叶问这样的套路功夫片,怎么到徐浩峰这就发展成了美感实战兼不具,写实写意两不搭的怪胎?

很多人分析,徐浩峰理解的打架就是一招一式,我用技巧能绝对克制力量……

但真实情况:一力降十会,隔着护具人都给你打死,头盔都给你打凹进去!

……

电影结束,沈旭东接受媒体采访:“我其实对民国武林并不向往,但我知道民国武林是一个社会阶层,有它的规矩,有它的运作方式。但是军阀割据开始后,社会结构发生变革,这些规矩会变形,这个时候,人性就出来了。”

“算是光荣的失败吧,开武馆的抗争过,胳膊拧不过大腿,跑了。

三教九流的高层,衣着得体,其实是输不起的脓包货。嘴上道义满天飞,手上利益谁也不松手!”

“这就是我拍《一代宗师》想表达的东西!”

“另外,《一代宗师》其实是形式大于内容的电影,所以,故事选择的非常简单,几乎是那种看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的……”

这是吸取了徐浩峰版本《师父》的失败经验——越是形式感强的电影,越是需要一个简单明朗的故事。

比如《罗生门》《七武士》,再比如《枪火》《双旗镇刀客》,这些都是一句话可以说清,再明白不过的经典结构。

原版的《师父》太复杂,开篇扯了十几分钟教不教真的,这玩意跟主线有什么关系?

特别是让老郑的徒弟黄觉出场,直接打乱了叙事——如果说黄觉这个角色是为了提升格局,增强时代背景而设置的,不是不可以,但不能半途插进来破坏结构,他可以在最后出现收拾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