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大孙,登基吧(第2/3页)

“但是大明的皇帝,拒绝了我们的请求,他认为我们距离他们太过于遥远。”

“在不断的战争之下,我的父亲终于是依靠强大的士兵,还有坚定的信念,赢得了属于我们的战争。”

“可是为什么,在我们历经千辛万苦赢下战争后,大明的军队却来到了天竺的领地上。”

“现在,他们还要求我们投降。”

诃里诃罗二世感觉到非常的委屈。

他知道大明很强大,他的父亲也知道,所以才会面临困难的时候寻求庇护。

好吧,你大明不答应也就算了,现在我们依靠自己胜利了,结果大明的军队跑来了,还打下一大片的天竺地区,现在还要我来投降。

“陛下,虽然大明的军队非常强大,但是我们的士兵也不是好惹的,我认为我们不应该直接投降,而是要表现出我们的强大。”

“我们的城池众多,城墙高耸,大明的火绳枪,我们也在商人手里买了很多。”

“大明的军队虽然厉害,但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杀到我们的王都来。”

“如果直接投降的话,也不会引起大明皇帝的重视,我们应该让大明皇帝知道,维贾亚纳加尔王国在天竺,也是有着强大的军事实力。”

大臣的话让诃里诃罗二世感觉到比较欣慰,他也觉得要展现一下自己国家的军事实力。

曾经你对我爱理不理,如今我……还是高攀不起。

诃里诃罗二世有些尴尬,因为现在的大明,比二十九前还要更加的强大了。

海上商人带来的消息,蒙古人已经被大明击败了,高丽,倭国,安南,真腊,占城,暹罗,好像都被大明击败了。

天竺这边的奥里萨邦,曾经对维贾亚纳加尔王国,造成强大威胁的巴赫马尼王国,也在大明的攻打下迅速瓦解。

那么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拿什么来抵抗大明?

之前提建议的大臣也非常尴尬,他原以为自己一番慷慨陈词的激情演讲,会得来皇帝还有其他大臣的吹捧,可是现在,王宫里却有一种冷场的感觉。

“咳咳,要不我们还是仔细的考虑一下,大明提出来的投降方案,或者看看有什么可以谈的地方。”

“毕竟一旦兴起战事,这会造成许多士兵和百姓的伤亡,还会损坏我们的建筑。”

沉默了良久,最后还是诃里诃罗二世说道。

这段话出来,很快王宫里就变得热闹起来。

许多大臣脸上的肃穆消去,一个个好像跟打了胜仗般开心。

他们开始大声称赞皇帝的智慧,唯独之前的那位大臣,在热闹的人群里有一种极其孤单的感觉。

洪武三十六年,六月。

维贾亚纳加尔王国投降,至此,天竺南部被大明所占据。

至于维贾亚纳加尔王国下边的小海岛国锡兰,自然也是顺势投降了。

毕竟大明水师在海洋上,早就已经是无敌的霸主,而锡兰国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只有海军。

……

大明京师。

去往东胜神洲的船队,如今已经返回,他们带来了关于东胜神洲的消息。

和之前得到的情报差不多,但这一次船队记录了安全的海上航线。

这也就意味着,大明现在可以顺利的去到东胜神洲。

大明皇宫。

“看来,咱的这些皇子们,一个个都已经按奈不住了,咱听着锦衣卫说,老二,老三,老四他们,已经在四处招人,这是想直接过去开藩国呀。”

朱元璋笑着对朱英说道。

现在的朱元璋,身形更加的消瘦了,跟两年前完全不是同一个样子。

原本有些肥胖的身材,也变得瘦弱了许多。

“东胜神州地域辽阔,比之大明还要大上许多,也能安置不少皇室子孙过去了。”

“既然已经探明安全的航线,孙儿也准备组织一支舰队,也让众位皇叔们能够过去更好的开设藩国。”

对于东胜神州开藩国之事,现在基本上也没多大的变化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问道:“大孙准备什么时候过去。”

朱英想了想回道:“如今因为天竺,满者伯夷的关系,现在船队并不怎么够用了,之前都在用来打造蒸汽铁甲船。”

“现在蒸汽铁甲船的驿站建造,还需要不少的时间,那些北境地区太过于寒冷,建造起来要缓慢许多。”

“因此孙儿准备重新打造一支新的舰队,用作于去到东胜神州,这些船也主要作用于远洋,在安全性上也能有更好的保障。”

朱元璋问道:“咱的这些儿子们,估计得有十多位想要过去,还有你的一些弟弟们,也到了可以封王的年纪,现在都是在盼着这事。”

“这可不是个小数,这船队怕是也要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