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第2/2页)

金锁已沉埋①,壮气蒿莱②。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③!

img77

【注解】

①“金锁”句:俞陛云说“金锁之句有铁锁沉江,王气黯然之慨”。

②壮气蒿莱:言壮气已沉没在野草之中,比喻南唐灭亡,国事已不可为。

③秦淮:秦淮河,代指南唐国都。

【赏析】

这首词是李煜入宋之后幽囚生活的反映。上阕写白天的心内事和眼前景。下阕由写情入手,以写景宕开,虚拟出秦淮月色,抒发其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写得凄咽哀婉,如泣如诉。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

这首词大概作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死前的春天。因而有人称它为李煜的“绝命词”。全词皆直抒胸臆,不假寄托,也不堆砌浓丽的辞藻,章法自然而又曲折有致,以问起头,以问结束,字字句句扣人心弦。最后一句比拟夸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更突出了愁恨之深之长。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①,春意阑珊②。罗衾不耐五更寒③。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解】

①潺潺:形容雨声。

②阑珊:衰残。

③罗衾(qīn):绸子做的被子。

【赏析】

这首词纯用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词中通过几个典型的细节表现出了作者深沉的哀痛,连用阴雨、晚春、寒夜作烘托,用流水、落花作比喻,用天上、人间作对照,融情于景,语意惨然,肝肠绝断。

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img78

【赏析】

这是一首写离愁的词。上阕写独处,下阕写离愁。“剪不断,理还乱”将难以言状的千丝万缕的深深寂寞、万般无奈、无以排遣的离愁形象地表达了出来,的确可以品出“亡国之音”的况味。本篇可看作是前一首《相见欢》的姊妹篇,前者伤春,本篇悲秋,实是亡国之怨不便明言,而托于闺怨、离愁。

望江南(二首)

其一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辊轻尘,忙煞看花人!

其二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暮,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赏析】

这两首词都写欢乐美好的梦境,而梦醒之后的无限春恋、追忆、感伤、怨恨,却一字不提,而反以“闲梦远”三字微微点逗,给人以余味无穷的艺术魅力。

望江南(二首)

其一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①,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其二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②!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③。肠断更无疑。

【注解】

①上苑:专供皇帝游猎的场所。

②“断脸”句:指泪流满面纵横。颐:面颊。

③凤笙:一种乐器。

【赏析】

第一首词写梦中魂荡神游的极乐情景,却从“恨”字着笔,魂惊梦破后,依旧寂院寒衾,愁苦之情自见。第二首词写梦醒后的哀痛,直抒情怀、悲境。它有任情神行之笔,无刻意雕琢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