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安慰(第3/3页)

皇上自然不想处决安王,安王与楚宴是仅剩的两个王爷,两人还彼此仇视着对方,他们的对立,对皇上自然有利,若是安王倒下,景王势必会一家独大,这种情况并非皇上想要看到的。

晚上他翻来覆去地没有睡好,心中也打定了主意饶他一命,真仔细查,哪个大臣身上没点黑料?安王犯的这些罪,尚在皇上的容忍范围内,只要他没有谋逆之心,皇上都可以轻拿轻放。

他若不重罚,肯定也不行,连安王想掳走苏皖的事,都被楚宴说成了想谋害景王妃,又有几个大臣为楚宴作证,他想轻罚都不行,至于怎么重罚,却又能保住他的命却是个问题。

皇上辗转难眠时,安王却依然一副淡定的模样,他显然摸清了皇上的心理,心中并不惧怕,怕楚宴还有后手,他才微微有些担心。

他不怕受刑却怕终身□□,若真是这个惩罚,他就是背上什么罪名都得逃出去,他就是因为害怕会被永远关起来,才让心腹逃了出去。

第二日,早朝时,几位大臣便如皇上所料,纷纷上奏了安王昨日的罪行,大臣们其实已经知晓了此事,尽管如此,不少人面上依然一副惊讶的神情。

方太妃的哥哥却站了出来,历数了安王这些年为皇上所办的事,说他就算有罪,也是因有伤在身,郁结于心,一时糊涂,才酿下大错,归根到底不算罪无可赦,这话说到了皇上心坎上。

安王这次虽然混账了些,左右苏皖并未出事,他也只是吩咐了要弄死苏彤,人却没死,在他看来根本不算多严重的事。

他心底甚至对楚宴有些不满,觉得他太过兴师动众,人救回来不就算了,偏偏闹得满堂皆知,分明是想逼他重罚,不顾一点兄弟情谊。安王闹出这么一宗事来,皇上心中自然也很不满,觉得一个二个的就会给他找事。

他心中憋着一口气,上朝时脸色就有些难看,大臣们战战兢兢的,都将脑袋埋得有些低,皇上最终按昨日所思考的下了判决。

“安王罔顾人命,又想谋害景王妃,实属大罪,不过念在他往日于社稷有功,苏皖又没有出事的份上,就饶他一命,这次就罚他被关三年,这三年务必要吃斋念佛,好好反思。”

判决一出,都在大家的预料之中,皇上又道:“若无事,便退朝吧。”

户部侍郎却又站了出来,他自始至终都冷眼看着,此刻要申述时,先落了泪,他跪了下来,哭诉道:“臣有事要禀,我求皇上给我儿一个公道,他虽辜负了公主,有违国法家训,却罪不至死,安王却狠心杀死了他,臣这些年也算兢兢业业,从未出过差错,只有这么一个嫡子,却命丧黄泉,安王下如此狠手,分明是没有将人命放在眼底,我儿身份地位虽远不及安王,却也是朝廷官员,他这般行事,分明是没有将皇上放在眼底,求皇上为臣做主啊。”

知道赵远鹏竟是被楚恒杀死的后,连皇上都愣了愣,谋杀朝廷官员,可不是小事,他已经饶了安王一次,竟然又爆出这个罪行,他脸色多少有些难看,接下来却又有人上奏,揭露的同样是安王的罪行。

一时间,颇有种树倒猢狲散的感觉,连之前愿意为安王求情的官员都变得沉默了起来。

皇上的脸色一点点黑了下来,他自然清楚这背后肯定是景王在操纵,偏偏他只是上了份折子,请完罪就安安分分地在家禁足呢,早朝都没来,皇上就是想砸他一下出出气都不成。

一桩桩罪行下来,众目睽睽之下,皇上就是想饶安王一命,都有些说不过去,别说户部尚书那儿没法交代,其他大臣肯定也不好糊弄。

皇上眼眸微沉,沉吟片刻,想了个以退为进的法子,最后不仅罚安王被贬为庶民,还判他三个月后问斩,连他表弟也一并罚了,说完皇上就宣了退朝。

有人高兴,便有人心情沉重,户部侍郎一连磕了三个头,大谢主隆恩,安王的几个舅舅以及安王妃那边的人面色都有些不好。他们并不知道皇上心中打了大赦天下的主意。

楚宴很快就知道了判决结果,他对这个结果并不意外,但是考虑到皇上的性情,也猜到了他必有后手,皇上对他早已戒备很深,好不容易有个安王足以与他抗衡,他又岂会轻易要了安王的命?

楚宴垂眸思索了片刻,便拿起笔在纸上写了点儿什么,从始至终他的神色都很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