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乡试魁首(第2/3页)

通经纶,在前朝就是表示对这一经完全掌握的意思,在卷子上判“可通经纶”,就是同考官认可卷子可以排在本房前五名。

这份卷子送到了副考官这边。

副考官是福建学政提学使,作为副考官他只需要看同考官送上来的卷子就可以了。

当然副考官也是有权力去查看那些罢黜的考卷的,但实际上基本上没有副考官愿意这么做。

副考官要看五房呈上来的所有卷子,除非是明显不行的卷子,基本上各房通过的卷子,副考官都会同意,一并送给主考官裁定。

这场乡试的副考官也是个性格柔弱的,基本上下面送上的卷子,也都是按照之前的判词一样送上去。

烛光下,汪道昆正在阅卷。

汪道昆皱起眉头,对身边的小吏说道:“去,把玄字丙丁辛号考卷翻出来。”

小吏惊讶于汪道昆的博学强记,这位主考官的记忆力实在是变态,好几个下面考官没发现的典故错误都被他挑出来,他脑子中就像是刻着四书五经一样。

就连副考官都不得不佩服,也难怪人家是翰林官,这份记忆力就不是普通人。

玄字丙丁辛号的卷子也画了三个圈,这表示阅卷官、房官和副考官都认可这份卷子,一般来说能有三个圈,这份卷子只要主考官点头就算是上榜了。

小吏很快拿来了玄字丙丁辛号考卷的考卷,汪道昆拿起手里的考卷,和这份考卷一一核对起来。

副考官看向这份卷子,这份卷子他也有印象,七篇文章都算是规规矩矩,但是也胜在规矩。

文章的结构严谨,书写也很顺畅。

别小看这顺畅,要知道科举考试是限时考试,短时间内写出来的文章难免会有磕磕绊绊的地方。

这个考生都七篇文章都像是构思很久的,这样的文章在科举考场上可不多见。

但是汪道昆看完了文章又说道:“去将玄字丙丁辛号考生的考情簿和底稿拿过来。”

考情簿就是在考试的时候,吏员登记的答题情况的簿子,是用来登记考卷答题情况的簿子。

巡视考场的吏员每隔半个时辰登记一次,从簿子上可以看出考生答题的进度。

汪道昆看着底稿和考勤簿,对副考官说道:“这两份卷子的这篇经义答案差不多。”

副考官打了一个哆嗦,难道是考场弊案?

他连忙接过去一看,果然两篇文章的八股文很相似。

但是这两份卷子在不同的考场,副考官说道:“破题思路相同,答题雷同也是很正常的吧?”

汪道昆摇头说道:“但是这个考生的卷子有问题。”

“只是破题思路相同也就算了,举用的例证也如此雷同就少见了。”

“他的稿纸用的很少,答题的速度很快,这题目不像是当场答题的,反倒是像提前准备好的。”

“这篇四书义是最难的,这个考生反而没怎么打草稿,而且是先答的这道题。”

副考官接过去,果然这个考生的考情簿上,他答题的速度非常快,答题的稿纸上也没有多少打草稿的痕迹。

副考官又说道:“说不定是这考生擅长打腹稿,而且这两份卷子隔着这么远,也不可能抄袭作弊啊?”

汪道昆说道:“也许是我多虑了。”

副考官松了一口气,若是这两个人座位靠在一起,肯定要被判为作弊了,这两篇文章实在是太雷同了。

副考官这才想起来自己的工作,将手中的卷子呈了上去。

看到三个圈,以及“高荐”“可通经纶”的评语,汪道昆就知道这是一份好卷子。

拿起卷子读了起来,果然写的非常的好,更重要的是每个题目都破题非常巧妙,让汪道昆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而且卷子的用词平实,正是汪道昆平日里提倡的文风。

“这份卷子不错,可列为房首。”

五经每一房推出一份房首,等到所有卷子都判完之后,再由主副考官和所有同考官一同判卷,决定前几名的名次。

乡试前十名若是会试落地,入国子监可以直接入上监,或者去吏部授官也能得到优待,在科举考试这么一套唯学历的体系中,你考试的名次就决定了一切。

点了这份卷子为春秋房首之后,汪道昆又开始仔细查看卷子。

可是他的直觉还是认为玄字丙丁辛号的卷子有问题,但是汪道昆又说不出哪里有问题,他仔细想了想,还是将玄字丙丁辛号抽到了最末一位。

经过五天紧张的阅卷,一共九十份卷子排在了叙伦堂中,汪道昆带着副考官和同考官,评定最后的名次。

汪道昆首先开口说道:“玄甲申戊号可为魁首。”

“此子的文章咋一看朴实无华,但是用典论述都能另辟蹊径,有唐宋古文之余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