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晚年不详(第2/3页)

朱七风风火火的拿着名单开始抓人,不仅仅是陆大有的党羽,还有在南京城内的岳州籍商人,一下子整个南京刑部大牢中都塞满了岳州口音的人。

朱七明白自己的当务之急不是审讯定罪,而是给皇爷搞钱!

速度要快,千万不能让这些家伙将钱转移了!

这边朱七忙着抄家,那边东厂的太监到了浒关。

今年宫里的宦官又被锦衣卫打压了一番,陆炳在年初秘密调查,彻查宫内的弊案,一直查到了司礼监一位秉笔太监身上。

司礼监宦官李彬与东厂太监马广监守自盗,收受贿赂逾制等罪,李彬及其党羽被嘉靖帝送进诏狱最终被处死。

这次案件过后,就连司礼监的大太监都畏惧陆柄,东厂这三个办事太监自然不敢和朱七争夺功劳。

不过功劳是不争了,这一路上三个太监沿途勒索,倒是大赚了一笔。

到了浒关,为首的童太监消息灵通,知道这方大人是被皇帝看重的,他本来只是想要提前将消息告诉方望海,讨得一个赏钱,却没想到得到了苏泽的热情接待。

童太监也是大太监李芳的干儿子,苏泽叙旧后立刻发动那个技能,送上精美的云锦,又好吃好喝的接待三人。

说起了在福建担任市舶司的陶太监,更是迅速和童太监拉进了距离,等到一番酒席过后,童太监恨不得要和苏泽斩鸡头拜把兄弟了。

他不仅仅将自己一行的目的全部说了,还拍胸脯保证一定要让陆大有受受罪,帮着方侍郎好好出气!

左右散去,苏泽拉着童太监说道:

“童公公,要我说您这趟差使想要出彩可不容易。”

“可不是嘛,那朱七是什么人?锦衣卫八虎之一!办事狠辣如虎,办的桩桩都是铁案,杂家也插不进手啊。”

千里南下,最后功劳都是朱七的,抄家也都是朱七去,童公公自然不甘心。

苏泽说道:“要我说,童公公,这陆大有的党羽肯定完蛋了,但是买卖粮食这么大的事情,恐怕不是岳州商人就能全部吞下的。”

童太监眼睛亮了问道:“解元公的意思是?”

“朝廷行钞关法,本来是为了方便行商交税,可是总有一些不法之徒抗税逃税,其中有一些也和陆大有的弊案有所关联,帮着他们销赃卖货。”

“好生可恶!”童太监“义愤填膺”的拍案道。

苏泽笑着说道:“其实这些不法商人的名单,我们抗倭缉私总团已经有所掌握了,只是一些事本地豪绅,还有些在朝廷中有些要害关系,所以一直没能动手。”

童太监立刻说道:“岂有此理!我也知道方大人的难处,你们读书人就是刀子软,总有些顾忌,要我说这些事情就得我们这些太监来做!”

“又怎么能劳烦公公呢,这样吧,由我们抗倭缉私总团出动,将这些商人‘请’到衙门,再请童公公帮着审一下,让他们将税款补了,就可以息事宁人,不牵连太多如何?”

童太监一听自然满意,苏泽又说道:

“也不能让诸位公公白忙,追缴的赃款就请公公押送入京,这也是公公们的功劳,另外那些就全凭童公公分配了。”

上道!实在是太上道了!

童太监看着苏泽,果然读书人就是厉害啊。

要是苏泽这脑子进宫,好歹也能争一个秉笔太监,好在自己和他不是一个赛道上的对手。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江南都被陆大有的案子搞的风声鹤唳。

朱七的办事效率确实高,两天之后陆大有就全盘招供,把涉案人员全部交代了出来。

朱七从供状上删去了严世蕃的名字,另外用密揭向皇帝报告,然后按照供状开始审问其他同伙,又带着人开始抄家。

南京户部衙门少了三分之一的人,那些因为方钝在南京担任户部尚书而来做生意的岳州商人,也几乎都被锦衣卫抓了进去。

南京官场上风向为之一变,曾经吹捧方钝的人破口大骂,说他任由乡党,御下不严,还有人说他就是这次弊案的幕后黑手,只是朝廷顾忌他老臣的颜面没有抓他。

方望海的风评立刻抬升,之前抨击方望海的人都称赞他公忠体国,执法无私。

紧接着,以东厂彻查弊案的名义,抗倭缉私总团也开始拿人。

一直以来,以松江府华亭徐家为首的棉布商人,都在不断的偷逃钞关税。

徐家更是明目张胆的抗税。

童公公铁面无私,管你是不是徐阁老的人,都抓过来审讯。

商人们都看向徐家二公子徐琨。

可是这位徐公子的态度很软,姿态很低,当他亲自去钞关税厅交上了徐家所欠的钞关税后,松江府的商人都举手投降。

徐琨也郁闷啊,他提前接到了父亲的来信,让他这段时间要小心行事,千万不能卷入陆大有的案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