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拂剑朝天去2(第2/3页)

天子心思深沉,也许是在筹谋什么。

姜承昼这下端正了态度,起身拜道:“臣弟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姜青姝看他这样认真,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解释。

她并不确定崔珲有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也没有指望韶音能帮什么忙,只是……既然她和韶音有过一面之缘,又恰好知道韶音处境不好,顺手帮她一把又如何呢?

做人外室,总不及做宫廷女舞师,可以堂堂正正地活着。

还有崔家……

她迟早也把他们料理了。

随后,祈王便寻找机会,在一次文会上与吏部尚书崔珲热情地攀谈起来,祈王一向擅长交际,当下对崔珲勾肩搭背,好不自来熟,一顿谈天说地,加之数个美人在一侧奉茶,当即让崔珲稀里糊涂地迷了眼。

祈王还聊到兴头,还随手赠送了崔珲一些价值连城的奇珍异物,并邀请崔珲去几日后的酒宴。

崔珲虽一头雾水,却不好拂了这小王爷的面子,客气地答应了。

取得对方信任,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这其中吃喝玩乐必不可少,须知一个平时万般警惕的人,一旦喝醉了酒,那可就不一样了。

开春以后连续三月,西边都频频传来捷报。

二月中旬,汲、伊二城收复,西武国丧失两位主将。

西武国大军受重创,一路往后急撤数十里。

三月初,霍凌再次于阵前斩下敌军主帅头颅,令敌军军心再次涣散,溃不成军。

三月中旬。

庭州收复。

此消息火速传入朝廷,当即一石激起千层浪,满朝上下无不庆贺,连姜青姝也露出了笑容。

至此,丢失的几座城都收回来了。

这一仗断断续续地打了一年,两国劳民伤财,皆折损不少兵力和将领,然而西武国终究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此番西武国国君应戈经过去年之战,似乎是轻敌了,以致于一失先机,便步步失机,节节溃败。

西武国似乎没了战意,向大昭提出休战交涉。

他们请求议和。

若能止干戈,自然是好事,

然而。

就在满朝文武都在商量着化干戈为玉帛,尽快停战、恢复边境太平之时,霍凌却上书天子,请求继续率军进攻。

单收复失去的城池并不够,霍凌心里的一团火憋了许久,只想着狠狠收拾他们一顿。

这小将军在奏折里写:

“自西武国君登位以来,致使周边数国屡生战乱、不得太平,其屡犯我朝边境,杀我百姓,屠我将士,野心昭然,今日若不将之踏平,他日必卷土重来。”

将之踏平???

好大的口气。

朝中有一半人赞同,也有一半大臣反对,认为如今局势于大昭有利,不如趁机开些有利的条件议和算了,若是逼急了西武国,只怕是会落得个两败俱伤之局。

但姜青姝考虑再三,却直接准了。

既然霍凌如此势在必得,那她何不信他一次。

原忠武将军唐季同早已被升为镇军大将军,安西平定后暂时驻军不动,考虑到步韶沄病情恶化,让其总领安西军政。而霍凌则被升为忠武将军,加征西将军,着其继续出征。

诏令刚一抵达边境,翌日天色微亮,霍凌再度率一万骠骑继续行军,深入西域。

霍凌这一次出尽了风头,若说当初火烧粮草是震惊朝野、一战成名,如今便是真正的名留史册。

朝中眼红之人甚多,但无人会在明面上表现出来。

单就张府这几日,便已收到数个拜帖。

他们需要一个主心骨来安定心绪,否则就凭霍凌这样的立功速度,如果不加以阻止、任其发展下去,就怕会成为下一个赵家。

周管家一连回绝数人,皆说张司空不见客。

左领军卫将军许骞负手来回徘徊,急道:“都这种时候了,司空倒是不急么?”

周管家面色平静,淡笑道:“急又有何用,老奴也劝将军莫要着急上火,霍凌功劳再大,便是被提拔成了正一品,又能如何?他再厉害也只有一人,比之昔日满门武将、手握数个军权要职的赵家,所差甚远矣。”

赵家之所以有威胁,不仅仅是因为赵德元一人有多厉害,更多的是因为满门都是武将,其旧部也都分散在各个军队之中担任校尉等,一旦处置其中一个,其他位居要职的武将心生不服,便会生变。

这霍凌再厉害,也只有一个。

怕什么?

许骞听他这样一说,当即心安下来,忙道:“真不愧是司空身边之人,周先生远见,在下惭愧。”他又悄悄凑近一步,试探道:“只是不知……司空近来有什么打算没有?”

周管家负手而立,缓声道:“世间万事,我家大人心中都有计较,时机到了自会言明,许将军不必心急。”

许骞听他这样说,便松了一口气,心中暗道:真不愧是张司空,他还在因为霍凌的事自乱方寸,司空就已经有了其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