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第3/3页)

徐静舟怔然道:“杨兄的意思是……”

杨青文“嗯”了一声,然后便将心里的盘算说了出来,“徐兄可给圣上送上北岐女子作为赠礼,若是博得圣上喜欢,往后,圣上枕边,也便有个为徐兄做事的知心人了。”

杨青文的话说得直接,徐静舟倒也并未有瞧不上这般做法的意思,只是面色却还是有几分迟疑,“若真如此做,圣上喜欢那女子倒也罢了,要是不喜,岂非让圣上觉得我生了旁的心思,对我更是不满?”

杨青文闻言,便知这徐静舟已是将自己方才那些话听了进去,也不再同他拐弯抹角,而是将献舞之事尽数说了出来,“乐坊那些北岐女子跳的舞曲与上京时兴的舞曲大不相同,倒也别有风味,到时只需徐兄的一个名头,功劳自然也就记在了徐兄头上。”

徐静舟思忖片刻,想到如今困局难解,杨青文又是真心为他谋划,到底还是应了下来。

十二月三十日,鸣鉴宫,岁旦宴。

赵筠元腹中孩子已近六月,身量渐沉,陈俞原本让她在永祥殿歇着,可她却道难得热闹,陈俞只得应了她,却也叮嘱了好些话,譬如酒水之物是万万不能碰的,便是面前吃食凉了些,也该吩咐底下人先去热过才行……

赵筠元见他细碎的念着,忍不住笑道:“哪里就这么娇气了?”

确实,她陪在陈俞身边这样多年,从未有娇气的时候,最难的时候,便是已经馊掉不知几日的吃食,她也能面不改色的吞下,遑论这些东西?

陈俞大约也是想起来什么,伸手轻轻摸了摸她隆起的腹部,道:“不是娇气,而是本就该如此的。”

天边月色初起,月华昏暗又苍白的洒下来。

鸣鉴宫中,朝臣推杯换盏,口中皆说着新岁的吉利话。

中间的空地上,有安排好的舞女翩然起舞,舞曲动人,可却鲜少有人将目光落在她们身上,连上边的赵筠元也瞧得昏昏欲睡,只是因为这般舞曲实在千篇一律,初见或许新鲜,可瞧得多了,就只觉腻味了。

正在这时,下边传来一阵清冷的铃铛响声,赵筠元闻声瞧去,见一群身着北岐服饰的女子从殿外盈盈而入,行至殿中,又拂身行了礼才跳起舞来。

虽依旧是舞曲,可却痛先前看的舞曲很是不同,这些女子跳的是北岐的舞,衣着动作都要大胆许多,只见周遭身着月白色舞裙的女子弯下腰枝,中间一身着红衣的女子先以背部示人,而后慢慢转了身,面上却还是蒙着一层红色轻纱,依旧瞧不清楚面容。

却添了几分神秘。

原本那些朝臣一瞧见这些北岐女子,便有不少变了脸色,毕竟能有机会参加宫中岁旦宴的臣子,自然都应当是有些地位的,其中也有不少人都知晓陈俞对北岐之人如何怨恨。

或许因为如今两国合并,他为了不至于再生动乱,不得不在管理那些北岐人时一视同仁,让许多人以为,他或许早已将在北岐的那些时日忘却。

但只要了解他一些的大臣便知晓,他从不曾忘记。

如今,岁旦宴上,却安排了北岐舞曲,这不是故意想触怒圣上吗?

那些大臣如此想着,可见陈俞还不曾发作,亦是不敢表露出什么来。

而赵筠元的目光却早已被那中间红衣女子吸引了曲,那人虽面笼轻纱,可不知为何,她只瞧见那人身段眉眼,就觉得很是熟悉,仿佛曾经在何处见过。

她还来不及细想,就见那红衣女子将纤细的腰肢微微一弯,柔荑拂过乌发,顺势将面纱解了下来,露出一张美艳的面容。

说话声,杯盏相碰声,甚至于连她的心跳声都仿佛归于平静,因为她瞧见了那张她永不会忘记的脸,那人是……贺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