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云中等君来!(第3/4页)

但军中响应者寥寥。

他们从军是为杀敌立功获爵。

不是想在北疆扎根。

只是四五年过去,朝廷似乎就没有想将他们放回去,甚至每年回去的名额都十分稀少,这也导致,每到那个时候,军中有关系的找关系,没关系的想方设法的塞钱,就是为争得那少量的回乡名额。

在听到缭可是主动来边疆时,几人都满眼不可思议。

“伍长,你是怎么想着来戍边的?”有人终于憋不住,将心中的困惑问了出来,其他人也好奇的看了过来。

缭可面露犹豫。

他迟疑了一阵后,开口道:“我是听从了一个人的建议。”

一语落下。

附近的四人齐齐沉默了。

良久。

矮小青年才急声道:“伍长你这是得罪他了吧?边疆是什么情况,都过去一两年了,谁还不知道啊?这时候建议你过来,这人简直坏透了。”

“伍长你被骗了!”

“这种荒唐的话,伍长你也能信?”

缭可眉头一蹙。

他并没有开口反驳,只是沉默作为回应。

他若说出自己服役其实是在咸阳当侍从,只怕这几人会更加暴跳如雷。

“伍长,你平时看起来多精明的,为何在这事上就犯了蠢呢?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天下太平了,也没有战事了,别说入伍获得军功,进来后,能不能回去都是一个问题。”

“我沅都服役四年了。”

“前几年还跟着上将军讨伐匈奴,结果呢?仗倒是赢了,人却还留在这,甚至军中那些二五百长、校尉这些,一个劲的建议你举家搬迁过来。”

“他们当真以为我沅傻?”

“这要是搬过来,还有回去的机会?”

“只是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这日子也实在太苦了。”

说着。

沅的情绪也低落下去。

在这边待了几年,他们其实已明白过来。

朝廷恐不想放他们回去。

尤其陛下在下令修长城后,不少士卒一跃成为了田卒,直接就扎根在了边疆的数郡,他又岂会看不明白状况?

他宁愿当最累的燧卒,也绝不去当田卒。

他想回家!

他相信自己是能回家的。

一定能!!!

其余几人同样眼神一黯。

这几年,他们风餐露宿,时刻听令在各地驰骋,防范匈奴的小股入侵,眼下长城还在修建,但匈奴根本没有死心,匈奴大部的确已逃亡数百里外,只是北疆附近依旧留存着小股匈奴势力,不时南下惊扰。

让人烦不胜烦。

他们也一直在跟匈奴斗智斗勇。

只是这种生活不是他们想要的,若有机会,他们想回去。

缭可感受到四周的氛围,坚定道:“我相信这人说的,军队就是我的机会,你们也莫要这么伤感,朝廷不会忘记你们的,你们也一定能回家。”

听到缭可的话,沅忍不住嘲讽道:“伍长,你才来这边没多久,对边疆的情况根本不知,等你在这边多待上一阵,你就知道你现在的想法多么可笑了。”

“天下变了!”

“天下已不需要那么多上阵杀敌的将士了。”

“陛下需要的是在云中郡、上郡、雁门郡种田的田卒。”

缭可摇了摇头,道:“你既然都说了天下变了,那为何北疆的情况不能变?朝廷的确需要更多的戍边田卒,但未必不能将我们日后放回去。”

“我相信那位先生说的。”

闻言。

几人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嗤笑。

他们只觉得缭可在自欺欺人,朝廷若想将他们放回去,早就放了,至于出台各种政策想让他们拖家带口的搬过来?

安静稍许。

沅似想到了什么,忧心道:“我这次出任务时,好像听说了一件事,就是关中出事了,伍长你既是刚过来,应该听说过,具体关中发生了什么事?”

缭可点了点头,道:“这我的确知道,在我来这边时,关中的确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满载盐铁的船只沉水了,那盐铁数量之巨,足以影响关中整年的生计生产。”

在缭可开口后,四周惊呼连连。

“什么?”

“还有这事?”

“最后情况怎么样?”

“……”

沅等人一脸焦急。

他们都出身关中,若真发生了这种大事,只怕自家今年会很难,尤其是自己没在家中,缺少青壮的情况下,今年家里恐会出大问题。

缭可笑道:“你们不用担心,事情已经解决了。”

“少府从敖仓运了大量的盐铁,在我临走前,盐铁缺少的情况,已经彻底解决了,甚至各地都有了剩余,对此,朝廷还提高了盐铁的质量,而且没有增加任何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