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帝王心术!(第2/3页)

想到这。

冯去疾也一下明白了。

他苦笑道:“多谢李丞相开解。”

他前面只是脑袋有些浑浑噩噩,现在已完全想清楚了。

这次扶苏提出的办法,都是私下相会的,本就不会公之于众,而且陛下后面给看的奏疏也说明了,这件事最终只会在小范围内去解决,并不会真的广而告之。

殿下后续筹集的事务府,也只是专司军中将领转职之事。

从始至终此事都跟他们没有关系。

他们只是被告知了。

但也仅此而已。

然就是这个被告知,却让他们陷入到了两难。

李斯摇摇头,沉声道:“眼下此事的确跟我等无关,但我们却不能有丝毫掉以轻心,因为不知何时,此事就会变成真的,到时我等若是不能应付得当,恐怕在朝中恐就不安稳了。”

李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冯去疾连忙点头。

李斯目光深邃的看向天空。

心中思绪翻飞。

始皇的身体前段时间就传出有问题,只是在几天后,很多人以及他都认为这只是一个借口,为了推扶苏上位,只是到现在,他心中渐渐存疑了。

若是陛下真的身体出了问题呢?

而胡亥在南海又遭遇了一场袭杀,那就注定会让始皇生出担忧,为了扶苏日后能平稳上位,也为了帝国的长久稳固,始皇定会将军队的一些隐患给扼杀掉。

但军队真正的隐忧源于军功爵制。

这不是短时能扭转的。

所以才有了扶苏的两次召见朝臣。

那些话看似是扶苏说的,未尝不是陛下想告诉给他们的,同时陛下也是想借此告诉他们,今后朝廷的风向变了。

目下陛下还有余心让扶苏稳扎稳打的去做调整,但等到陛下的身体日渐恶化,到时陛下还会这么沉得住气?还会继续追求平稳?

不可能的。

他对陛下很了解。

陛下一旦决定做一件事,向来是不顾后果跟影响的。

陛下看重的从来都只是结果。

所以才有了这几日的这番‘君臣之会’。

冯去疾点头道:“那我们这几年,其实可以提前做一些准备,为日后大规模推行‘入学’、‘为吏’、‘赐氏’做一些先行准备,避免日后真的需要时,我等捉襟见肘。”

李斯颔首。

两人看了看四周,快速迈步离开了。

只是步子都略显沉重。

虽然这件事没有最终敲定,却已如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他们胸口,让他们不得不时刻警惕,不过他们比其他人好一点,至少他们已反应了过来,其他朝臣可未必。

咸阳宫。

嬴政面色很平静。

他让宦官将李斯冯去疾看的奏疏重新收回案上。

这件事已经结束了。

所有的一切都只流于言表。

朝廷接下来真正要做的,能做的就是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将军中的隐忧解决掉。

至于嵇恒提出的办法,嬴政同样颇为心动,但他也很清楚,现在还不到时候,而且牵扯太大,稍微控制不好,就可能累及自身,因而他不会轻易去推行的。

但当下不适合。

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

所以他借扶苏之口,将这些事告诉给了朝臣。

他要让朝臣心中要有数。

而这便是帝王心术。

通过一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的话,让朝臣疲于奔命,陷入到各种猜疑之中,最终不得不努力的去多做事,以避免最后陷入麻烦。

嬴政望着案上的奏疏,目光陷入到了沉思之中。

嵇恒给出的解决之法他看过。

的确有可行之处。

只是他对嵇恒始终存有戒心。

嵇恒这个人想法有些太过恐怖了,似乎无所不能,对政治之道十分熟稔,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也不像是一个未踏入朝堂的人。

他跟韩非也不一样。

韩非的确对君主专制有很深的理解。

但韩非终究只算一介书生,擅长书写文章,并不适合踏入朝堂,一旦踏入朝堂旋涡,就很容易失去原本的理性,变得平庸。

然嵇恒却给人一种很老谋深算的感触。

分明没有踏入朝堂,却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还对朝臣的心理算计的很是分明,甚至有时还在有意无意的算计自己,只是用的自己比较受用的方式。

但这依旧为嬴政所不喜。

他很讨厌这种不受自己控制的感觉。

尤其是嵇恒给出的解决之法,他也曾想过做出改变,但最终却只能继续沿袭着嵇恒的办法,不然中间一定会出现各种问题。

而这次嵇恒提出的解决之法,更是让嬴政心生担忧。

因为嵇恒想改变的东西太多了。

日后会将大秦变化成什么样子,就连是他都无法预测,而且之前在狱中时,嵇恒就不知一次的说过他的志向在于‘变国家,变治道,变生计,变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