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储君求贤令?!(第2/3页)

“这才是你需在意的。”

“北原大军的士官转职并未完成。”

“你或许心中也清楚了,这是始皇故意为你留的。”

“为的便是进一步推进你的事。”

扶苏苦笑一声,道:“此事我的确知晓,也知晓是父皇信任,为我后续做事提供了很多便利。”

嵇恒冷冷一声道:“你真的就只想过这么多吗?”

闻言。

扶苏一愣。

他有些诧异的看向嵇恒,疑惑道:“先生之意,扶苏有些不明,地方官吏空缺,不就是为后续北原大军士官转职提供机会吗?难道还有另外说法?”

他的确有些迷茫。

从听闻关东的事之后,他其实就已在暗中规划,准备等朝堂稳定,就派人传令到北原大军,进一步推动士官转职,让军功爵的事再度得到缓解,只是听嵇恒一说,让他不禁惊疑起来。

嵇恒冷哼一声,漠然道:“始皇如此耗费心力,你就只用来填补空漏?”

扶苏脸色一白,却不敢有反驳。

嵇恒冷声道:“扶苏,你需明白,始皇在关东的这些举措,的确有力的打击了六国贵族跟士人的嚣张气焰,也狠狠地震慑了地方官员的首鼠两端,但你也清楚,六国贵族跟士人不会善罢甘休的,一定会做出反击的,等到始皇巡行结束,这些被着重针对的地方,定会生出事端。”

“而且……”

“始皇做了这么多动静,只是用来填补空缺,你不觉得有些浪费,跟大材小用了吗?”

“你的视线太窄了。”

“当放眼于天下,放眼整个大秦。”

“有一句俚语说得好,趁他病,要他命。”

“眼下始皇镇慑天下,六国贵族士人虽有报复之心,却没有报复之胆量,只能夹着尾巴藏匿,不敢抛头露面,因而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甚至大半年里,都将是大秦难得的‘扩张期’,这是始皇以自己奔波劳累,甚至是以损耗大量元气换来的。”

“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里,大秦刚抓住机会,尽可能的‘攻城略地’、‘攻城拔寨’,而非是继续如过往一般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始皇的身体,支撑不了下一次巡行,因而这段难得的机遇期,大秦若是没有抓住,今后几年十几年都很难再有了。”

“现在大秦真正该做的,就是在关东彻底扎下铆钉!”

“动作要狠、要快。”

扶苏深吸口气,他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了,他的视线似乎只有自己关心的事,至于其他事,鲜少有太深远的见识,也很少真正从天下局面考虑,也是连忙道:“还请先生教我。”

嵇恒沉声道:“非常之时,行非常手段。”

“六国贵族、士人日后一定会反击,既然如此,朝廷又岂能就此作罢?两者本就势如水火,自不用留什么情面,当在关东瑟瑟不敢出声时,要更进一步的重创他们。”

“而最好的办法是颁布‘求贤令’。”

“求贤令……这……”扶苏叮喃,也是怔住了。

嵇恒冷声道:“就是求贤令。”

“秦孝公当年颁发求贤令,广招天下英杰,最终得以收获商鞅,继而开启了大秦轰轰烈烈的一百余年,眼下大秦陷入困局,为何就不能效仿呢?”

“而且……”

“求贤,何为贤,由你定。”

扶苏心神一凝。

嵇恒继续道:“现在六国贵族跟士人是不敢太过声张的,在此时发布求贤令,无疑会让六国贵族跟士人内部生出嫌隙,而且你也莫要真就认为他们内部是铁板一块,贵族之间也有高门、寒门,士人之间亦有高士、布衣,每个人的志向都不同。”

“分而化之,方是正道!”

“另外。”

“想对杜赫等朝臣动手,就必须找到接替的人选,但朝堂之上,真正能接替这些官员的又有多少?跟你政见一致的又有多少?最终只不过是左手换右手,徒劳无功,因而真正的接替之人,当在天下,在四方,从微末中提拔上来的,这些人才会站在你这边。”

“另则。”

“当初事务府的官吏,也该时候挪挪位置了。”

“千金买马骨,之前是不适合,现在已经适合了,也该将千金放出去了,而且他们的提拔要在求贤令之前,让世人知晓,跟随你扶苏的官吏是能得到提升的。”

“如此求贤令也会给人更大的吸引力。”

“事务府的官吏,终是跟你共事过,若是连他们都得不到提拔,这岂不明晃晃的告诉世人,仕秦,至少是跟随你扶苏,是得不到任何提升,也不会获得更多晋升空间,这又如何能让人甘心出仕?也岂能让人情愿出仕?”

扶苏心中微动。

他为嵇恒的话说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