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0章 治理!有治,还要有理!(第2/3页)

“天下钱币流通量太大,也就会导致通货膨胀。”

“这的确会稀释持有者的财富,但最终受害的还是底层民众。”

“这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钱少了不够用,多了会伤害到天下,但那个度却很难把控。”

“大秦有一条律令,便是可以通过献钱币来获得爵位,这也会导致,贵族贪官污吏,之前靠着铸钱聚敛巨额的财富,到日后再用交钱的方式,来逃脱法律的制裁,甚至是对抗朝廷。”

“律法同样要与时俱进。”

“治理,治理。”

“除了‘治’,还要有‘理’。”

“若是‘理’跟不上,所谓的‘治’,便是无头苍蝇,蒙头乱撞,早晚会出大问题的,而‘治’是官府需要去解决的,但‘理’却未必要落到官府头上。”

“而是当落在‘学室’上。”

“不过我并不喜欢‘学室’,因为学室是培养官吏的,大秦需要提出并完善‘理’的,当是另外一个场所,我更愿意称其为‘太学’。”

“太,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

“大秦需要这样的一座纯学术类的‘太学院’。”

“这些人求的不是官,而是天下道理,这跟政治无关,而是关乎着世界宇宙的运行,洞悉宇宙之规律并为天下所用。”

“治是实践,理是理论。”

“唯有理论跟实际结合,才能让大秦走的更远,而非是盲人摸象,根本不知自己在摸什么。”

“就以货币来讲。”

“想要治理其实很容易。”

“等到天下安定,以秦军之实力,足以压制关东,到时强行收回铸币权,天下又有谁有异议?若有,杀了便是,若是还有地方势力不甘心,私下偷铸,或者是朝廷不放心,认为这些贪官污吏、富商豪强聚敛了太多财富,已经能够威胁到朝廷,大手一挥,直接摧毁便是。”

“天下谁敢有异议?”

“治就这般。”

“但如何将天下理顺,如何让天下经济走向正轨,让天下始终朝着一个正确却合适的方向进发,这就不是拍脑门都能确定的,也不是生出个什么想法,下到政令,就能让天下按照自己预想一般进行,这是不可能的。”

“始皇做不到。”

“你做不到,其他的秦皇帝也做不到。”

“天下也无人能做到。”

“因而这时就要集天下之所长,让一部分人去替朝廷想一些‘理’,然后朝廷再根据这些‘理’权衡利弊,最终以最符合朝廷预想的去推行。”

“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不走错路。”

“或许这些编织‘理’的人未必真就符合实情,但在一代代人的补齐下,这些‘理’会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充实,留给大秦改善的机会也会越多。”

“不要太过迷信个人智慧。”

“群策群力才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石。”

“治理天下,靠官吏就足够了,但天下是会变的,就如这天气一样,时刻在变,有朝一日朝廷跟不上变化,或者彻底抑制不住变化,那天下自会乱起来,而且会乱的一发不可收拾,光靠官吏是治理不好天下的。”

“官吏是只懂治的,他们大多不懂‘理’。”

“理关乎着天下发展。”

“发展才是天下和平阶段的常态。”

“只不过大秦过去并没有考虑过,甚至始皇也没有考虑过,始皇所想,仅仅是沿袭旧制,大力发展农业,同时遏制商业手工业,让天下尽可能的保持在过去的状态,如此一层不变的情况下,大秦可轻而易举的坐稳天下。”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就如周公分封天下时,他想过日后会群雄逐鹿?”

扶苏默然。

他沉思了一下,摇了摇头,凝声道:“先生的建议,大秦当另外建一座高等学室,远高于现在的学室,而且以研究‘道理’为主?”

嵇恒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

他看向扶苏,问道:“你可想过,若是大秦不对天下进行压制,任由商业,手工业发展,天下会变成何等模样?”

一语落下。

扶苏一下子懵住了。

“不进行压制……”他下意识摇头,因为这不可能,若是不进行压制,天下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但他又转念想到,若是当真如此,天下会如何?

最终。

扶苏摇了摇头,苦笑道:“扶苏想不出。”

嵇恒笑了笑,又道:“那你预想的情况下,大秦最长治久安是何等模样?”

扶苏沉思了一下,开口道:“应当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民众都丰衣足食,天下太平安定。”

“太空了。”嵇恒道:“也太过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