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准韩信便宜行事!(第2/2页)

“而这个治世的年限,便要取决于‘技术’的极限,若是‘技术’能始终不断提升,大秦治世的年限,也会不断的增加,所以也就有了兴建所谓的‘太学’。”

“呵呵。”

“如今的一切恐都在嵇恒的算计之中吧。”

“不过。”

“朕如今又能怎么办呢?”

“早已上了你的贼船,也早就脱身不了了。”

“也回不了头了。”

“既然如此。”

“那朕就走一走,看看你设想的康庄大道,是否真能走通,又是不是真能为大秦、为天下,走出一个安宁的未来。”

扶苏淡淡一笑。

当他洞悉出这些深意时,内心反倒平静了下来。

随即。

扶苏眉头一皱。

他冷哼道:“不过墨家的确该收收心了。”

“自天下一统以来,除了在水利上有所建树,越来越多墨家弟子,投入到观测天象之中,虽的确跟朝廷冷遇有关,但他们也忘了自己的本分了。”

“技巧本就为墨家专长。”

“如今天下方兴未艾,又岂容他们再置身事外?”

“来人。”

扶苏朝殿外高声道:“将墨家巨子请到咸阳宫来,朕有事要交代给他们。”

吩咐完。

扶苏便没有再分心嵇恒的事,而是看起来另一份奏疏。

这是关东各方战报的汇总。

如今并不乐观。

不过扶苏倒也并不怎么在意。

正如之前蒙恬跟李信所说,现在关东的局势,只是渐渐明朗起来罢了,根本没到朝廷大费周章的时候,而且章豨等四路大军,的确在平定叛乱中,出了一些状况。

但毕竟还有一路是好的。

便是韩信。

韩信是五路大军中出兵最慢的。

却是最有成效的。

仅仅半年不到,就将辽西辽东两郡收回,辽东叛乱的贼首韩广,也直接被活捉。

而在朝廷原本的计划中,就是五路大军围剿齐楚,眼下砀郡的萧何刘季等人,如铆钉一般,深深的扎在了关东腹地,让六地叛逆如鲠在喉,只要这五路大军,有一路杀出重围,便可瞬间破局。

也能重新扭转战局。

他自然没有到坐不住的时候。

不过在听到杨武大败时,的确心中颤了一下,心中或多或少生出了一些不安,但后续又稳定了下来,只是这韩信是出自关东,他对此多少有些疑虑的。

沉思良久。

扶苏突然笑了笑。

他摇头道:“天下万民皆为秦人,是不是出身关中,又有何必要?”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他也算是朕一手提拔促成的,又岂能在这时疑神疑鬼?”

“天下未定,则专取其才,不考其行。”

说完。

扶苏取出一份布帛。

点了点墨,沉思了一下,落笔写道:“准在关东便宜行事。”

而后。

他让魏胜将这份文书送出去。

诚然。

这个举措很大胆。

但扶苏却是愿意去冒这个险。

他很清楚。

若是韩信真忠于大秦,他此举的回报,也会无比的大,不仅能让天下认识到,自己这个秦二世,的确没有新老秦人之分,对关东出身的将领,同样是十分的信任,这对于笼络关东民心,可谓是大为受用。

此外。

自己给了韩信如此大的便宜之权。

韩信又岂会不心生感恩?

就算韩信真有二心,这份厚重的文书,便是日后韩信身败名裂的证据,一个将领,知恩不报,甚至是忘恩负义,这样的人自会受到天下嗤笑唾弃,对于士气的打击,对于人心的动摇,都是无比巨大的。

更关键的是。

就算韩信真有二心。

大秦南北两疆,现在依旧有六七十万大军,还有蒙恬、李信、章邯等将领,天下真正的粮仓,敖仓也在朝廷手中,他根本就不怕韩信反,就算韩信反了,他也能轻易的镇压。

这就是他敢让韩信便宜行事的底气。

而且。

他相信韩信不会反。

天下局势从来都很明朗。

韩信又是北原大军出来的,不可能不知秦军的强大。

扶苏抬眸,望着殿外,冷声道:“如今关东真正的乱秦之人,都已浮出了水面,就待朝廷一一围剿了,不过这场围剿,还需要几年时间,朕等得起,如今更为关键的,还是将关中给治理好。”

“关中才是大秦的基石。”

说完。

扶苏心神一定。

再度投入到了如山的奏疏之中。

随着一番深谈。

墨家巨子离开了咸阳宫,不过官职却提升了不少。

随着墨家的出手,关中再度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