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百官共监之!(第2/2页)

眼下他们墨家情况刚有好转,公输家就来了,这让他们很难接受。

殿内杂议声不绝。

半晌。

陶舍出列道:“陛下,这份名册是否有些太过草率了?其中很多人选,臣认为不当,也不该入选。”

“尤其是后几位,更是没有身在咸阳,这一来二去,来回的时间可就拖长了,臣恳请陛下从长计议。”

“臣附议。”

“臣也附议。”

“……”

随着陶舍的开口质疑,一些心中有想法的官员,纷纷开口,都表露着自己对这份名册的不满跟不解。

扶苏颔首。

似早就意料到了这个情况。

他淡淡的扫了嵇恒一眼,嵇恒眼下一副神游模样,仿佛对这些质疑声充耳不闻。

扶苏蹙眉。

他轻咳一声,让百官安静下来,淡淡道:“诸位爱卿的疑惑,朕同样知晓,但改制之事,牵涉到方方面面,并不仅限朝堂。”

“这份明册也从不以朝堂为依据为标准,而是以天下实际情况而定,其中牵涉有法、内政、工等等,为的便是全面而深彻的改制。”

“其中关东跟关中互有对照,以此来保障对天下情况的深刻了解,这只是当下参与改制议论的人选。”

“日后也会逐步充实,相应的官署,以监督落实改制的政策,眼下只是初步拟定。”

“另外。”

“朕还要宣布一件事。”

“朕决定特赦张良,并特许张良入改制府,参与天下改制。”

一语落下,举殿皆惊。

前面的名册,已经让他们深感惊讶了,但听到扶苏现在的话,全都目瞪口呆,被惊的说不出话来。

特赦张良?

还让张良参与改制?

陛下这是失心疯了吗?张良可不是跟大秦一条心的,前面的那些人,再怎么样,都是朝堂的官吏。

但张良。

他可是六国余孽。

张良对大秦犯下的罪状,可是罄竹难书,如此罪大恶极,穷凶极恶之徒,陛下竟要赦免?并委以重任?

“陛下,三思。”稍许,廷尉史禄出列反对,他沉声道:“陛下,张良此人对大秦犯下之罪不计其数,对大秦造成的伤害跟影响更是滔天。”

“不杀都不足以平民愤,岂能再委以重用?”

“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史禄态度坚决。

身为廷尉,他却是不能不开口,不然大秦律令不就成了儿戏?

扶苏颔首。

他又如何不知,其中的不妥?但正如嵇恒所说,大秦眼下需要张良这样一个‘对立’面,以此来倒逼大秦改革更彻底。

他笑着道:“爱卿的担忧,朕同样清楚,但朕过去听说过一句话,最了解自己的,往往不是自己本身,而是自己的敌人。”

“朕这次的确会特赦张良,但只是让其作为大秦的一面镜子,并不会始终委以重任,若是其真是别有用心,心怀不轨,诸卿可尽管弹劾。”

“朕定严惩不贷。”

“朕同样知晓,改制之事非比寻常,也非同小可,不能这么轻易草率,但朕同样有自己的考量。”

“先皇在世时,便不止一次的说过,大秦的功业,从不是所谓的四海一统,而是深彻盘整天下,文明再造,在河山重整,在天下太平。”

“如今四海彻底归一。”

“天下正式步入到了新阶段,对于天下的盘整也该继续进行了,朕不愿将目光局限在一城一池。”

“而是要放在整个天下。”

“不仅只是对大秦现有制度进行改正,更是想改制华夏文明,盘整华夏河山。”

“这份名册虽是出自钟恒之手,但的确是得到了朕的同意,正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朕既然决定任命钟恒改制,便只会坚定不移的相信,然若是其当真难堪大任,或者别有用心,到时朕同样不会姑息。”

“朕愿相信一次。”

“也希望诸位爱卿能相信一次。”

“不过朕丑话也说在前面,若是谁胆敢在改制上乱动手脚,亦或者意欲图谋不轨,那就别怪朕不客气。”

“天下百官共监之!”

“陛下英明。”扶苏的话,刚落下,嵇恒的声音就紧接着传出,这也让其他人眼皮一跳。

不少人冷冷的盯着嵇恒,眼下也只能跟着附和道:“陛下英明。”

嵇恒一脸平静,对百官的神态,直接无视了,他只需要结果,眼下结果已达成,其他不重要。

嵇恒缓缓站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