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未来的道路(第4/5页)

否则他也不会交给老查理去做。

贝特街的新任镇长由镇上的人自己投票,从街道办公室提名的候选人中选拔。能被提名的都是有管理经验的人,那儿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选谁上去问题都不大。

老查理在任期间培养了不少管理方面的人才。

也许是猜到有一天自己会被调走,他连代替自己给扫盲班上课的老师都安排好了。

目前,前哨基地的工业区,在玩家与原住民们的不断努力下,已经从“以81号钢铁厂为中心、带动多家武器小作坊一起发展”的单一产业链模式,进化成了“多项支柱产业带动中小工厂全面发展”的新模式。

工业区还在继续向北扩张。

在外部资源的不断输入、玩家们生产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光靠北郊的这点儿人口,已经不足以消化工业区的全部产品。

外来行商虽然能带走一部分,但不能总等着人家找上门,避难所的商队也得拉一面旗帜,出去走两步。

废土上的幸存者聚居地有很多。

不少像是贝特街那样的小型聚落,甚至连子弹都搓不出来,用的还是弓箭、钢筋叉、铁管步枪——甚至是前装填的滑膛枪。

而一些稍大些的幸存者聚居地,因为对战前遗产继承不充分的缘故,可能在某些领域强的离谱,但某些领域却退化到了工业革命之前,甚至是原始社会。

用仿生人耕田,克隆人口当奴隶,投石机发射微型核弹头,将黑箱当成神迹供着……类似的事情太多了。

404号避难所生产的商品也许不是最先进的,但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在外面带货的时候还能顺便输出一点点来自北郊的良心,利用一下人类对美好生活共同的向往。

傍晚时分。

从长久农庄返回到基地中巡视了一圈的楚光,在路过行商工会门口的时候,正巧见到了刚刚给员工们做完入职培训的老查理。

“情况如何?”

“十六到二十五岁之间,受过扫盲教育的人,能用的我都选上了,估计能招到三四十个吧。”说着,老查理轻轻叹了口气,小声抱怨了一句,“我们成立的时间太晚了,人才都被其他地方挑走了。”

楚光:“辛苦了!”

老查理摇了摇头。

“辛苦谈不上,能在生命的最后一点儿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情,对于我这个已经堕落的废土客来说也是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虽然我不抱太大希望,但……也许你和我们,以及其他人都不一样。”

停顿了一会儿,老头用打趣的语气继续说道。

“大伙儿们对于没看到你都很失望,我感觉不少人是冲着你才来的,真的不去露个脸吗?”

楚光无奈道。

“别看我好像很闲,我从早上忙到现在,也就天黑了才稍微有点时间。”

一般人操心自己手中的工作就行了。

但身为404号避难所的管理者,他得同时兼顾两个世界的事情,并不断地在策划与NPC的身份之间切换,尽可能兼顾两个截然不同的群体的不同诉求。

相当于当爹的同时还得当妈。

多亏了那二十点智力,他亲自选出来的玩家还算让他省心,否则楚光怀疑自己还真不一定干的来这份工作。

他忙的都没时间取材了。

“理解。”

老查理轻轻点了下头,接着说,“不过恕我直言,比起那些具体到每一步该如何去走的细节,您可能更需要考虑一下未来道路的问题。”

这句话说得很隐晦,以至于楚光不确定自己理解的意思和他想表达的是否一样。

“比如?”

“您带领您的人民战胜了野蛮,接着又战胜了被认为不可战胜的浪潮,在您看来这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或者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我能看见人们心中掀起的惊涛骇浪,你带着他们创造了奇迹。”

老查理轻声说道。

“从长久农庄的集市,到贝特街的小巷,人们都在议论你的功绩,逢人便语管理者大人如何云云,并对生活在您的庇护之下感到无比幸运,骄傲和自豪。”

这马屁拍的猝不及防,就算是脸比避难所的门还厚的某人,也忍不住轻咳了一声。

“谢谢夸奖。”

“您可能以为我在拍马屁,但我是很认真地在说这件事情。”

老查理顿了顿,神色严肃地继续说道。

“你的居民们很自豪,但也很苦恼,他们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自己……巨石城的人讥讽他们为北郊的乡巴佬,废墟里乱窜的老鼠,他们知道自己不是,但他们想不出来自己到底算什么。”

“有的人生活在贝特街,有的人住在前哨基地,还有的人在工业区,或者长久农庄西门口的村子……他们从来没有去过避难所,当然不能算是404号避难所的居民。”